看和原先帝辛没什么两样的‘帝辛’归位, 继续走在亡国之君的路上, 而又因为顾帝辛的消失, 原先因为他三千分化之术分化出来的各色人等也跟着消失,西岐这边又陷入到了悲痛中, 这也给了姜子牙重新回归的正当理由。
然而已经拐过弯的进程,就会这么顺利就拐回原本的途径吗?
答案是否定的。
随着‘帝辛’这个由女娲娘娘鉴定过的真大王回归,并像从前那样带来暴政, 百姓们开始忧心忡忡, 他们或许不想要国家是多有富强, 他们更关心的还是自身的安居乐业,但他们却很清楚是谁给他们带来了平静的安稳日子。只是他们这种想法, 在一开始时只能埋在心里, 他们对于君王根深蒂固的臣服感, 再加上如今的‘帝辛’是女娲娘娘甄别出来的, 他们再觉得‘帝辛’不是个好君王,也只能将苦楚咽下。
然而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就是不知道他们会选择哪条路?
百姓们尚且如此, 那就更不用说原先知道内情的一拨人了。
女娲以为将祸源端了, 就能拨乱反正, 可恰恰因为她这么做, 让被顾帝辛忽悠过的一拨人心中更加确定了这其中有诈。想想看吧,他们的大王帝辛曾在女娲庙里做出不堪之事,他们战战兢兢等着女娲娘娘降罪, 如果女娲娘娘并不将这冒犯之事放在心上,那他们大王在所谓的被替代过后,再来找女娲娘娘施恩也不是说不过去的,但事实上却是苏妲己明明白白是被女娲娘娘派来的,这一点证据确凿,如此一来不就相互矛盾了吗?
退一万步说,就算一切阴谋都是那所谓的假大王制造出来的,苏妲己不是狐狸精,也不是被派来迷惑他们大王的,可这不就说明他们眼下这个被甄别是真的大王,就是个实实在在的暴君,他已制造出了数起冤案,造成了诸多杀戮,接下来更会让商朝生灵涂炭,让百姓流离失所……那为什么作为人族圣母的女娲娘娘还要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呢?而不是让那所谓的假却英明无匹的大王继续将错就错呢?还是说在女娲娘娘看来,人族哪怕遭遇灭顶之灾在她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呢?
可又为什么要干涉?
这不就矛盾了吗?
最矛盾的还当属姬昌,姬昌本是西伯侯,是商朝的诸侯之一。原先姬昌不说多臣服于朝歌,可他也没有要自立为王的意向,送他的嫡长子伯邑考去朝歌做质子,也是稀疏平常的事,毕竟其他强大的诸侯都是这么做的,可这并不代表姬昌不疼爱伯邑考,不然伯邑考的死也就不会彻底激起姬昌的反意了。
然而反意归反意,也不是谁都能接受自己亲口吃了自己儿子一事的。因而当顾帝辛上位,分化出了‘伯邑考’,还给出了那么一个解释,姬昌当时都不太想去细究,只是沉浸在失而复得的喜悦,以及内心愧疚有所消减的轻松中。
然而这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姬昌几乎要崩溃了,他仍旧痛恨帝辛,可原先那“女娲娘娘派了苏妲己蛊惑帝辛,为了霍乱朝纲,就让帝辛对着伯邑考下杀手”的理论却深入了姬昌骨髓,让他连带着痛恨起整件祸事的源头来。
哪怕姬昌重新接纳了姜子牙。
总而言之,真假大王一事发人深省,顺带挖下了不知凡几的坑,只等着有朝一日爆发而已。
而这“有朝一日”并不太远。
本来封神大劫的开端是因为天庭再度成立,然而只有昊天和瑶池两个光杆司令,需要其他神仙来补位,但其他神仙没谁是愿意的,不得已才有了封神大劫。而负责开劫的女娲将劫开在了人间界,在灭商立周中完成封神,而一个朝代灭亡和一个朝代的兴起少不了战争,鲜血和死亡,哪怕这次有会法力的各色人等加入。
而阐教,截教,人教三教弟子乃至散仙的加入,只是让朝代更迭多了几分奇幻色彩而已,该流的血还是要流,该有的伤亡还是要有,该有的动乱还是更为动乱。
百姓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然而被女娲娘娘甄别为真的‘帝辛’他仍无所作为,甚至还雪上加霜的迁居,耗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建造了奢华无比的鹿台,每日里极尽奢靡,全然不在乎百姓和将士们的死活,这无疑让百姓们更加失望,还有源源不断涌出来的愤懑——
如果没有先前顾帝辛上位的那一年,百姓们其实对‘帝辛’还不会那么的怨声载道,可正因为有顾帝辛这个珠玉在侧,又有‘帝辛’这样的反面教材,百姓们无疑更为怀念顾帝辛,进而对‘帝辛’产生诸多怨怼。
其实还不止对‘帝辛’的,还有对女娲娘娘,谁让女娲娘娘“有眼无珠”呢。
而当这怨怼值越积越高时,那就到了是选择继续沉默,还是选择爆发的时候了。
最后朝歌的百姓在女娲庙日日夜夜祈祷无果后,选择了爆发。
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站出来痛心疾首,渐渐的就有更多人受到了感染,他们最后竟是推倒了女娲庙,不再继续供奉着女娲娘娘。说是不再信仰女娲娘娘也不对,他们只是不像从前那样信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