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中国人来了(1 / 2)

龙起南洋 流泪的鱼wyj 1639 字 1个月前

“轰!轰!轰!哒哒哒!”枪炮声不断的在海德拉巴响起,海德拉巴的土军仗着武器上的优势,不断的用优势的火力给起义军带来巨大的杀伤。起义军尽管也有一些火炮和机枪,但是,数量太少了,也缺乏能够使用的人。所以,他们根本就无法和海德拉巴的土军对抗,每一次的进攻,都像是去送死。

炮兵等技术兵种,可不是谁都能够干的下来的,那是需要一定的知识文化的。印度的教育水平极其的低下,除了各贵族的子弟能够上学,接受教育之外,其余的平民,根本就没有接受教育的资格。因此,整个印度,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大字不识的文盲。这使得起义军的规模虽然巨大,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技术兵种,以至于在进攻海德拉巴等坚城的时候,往往处于极其不利的境地。

为了攻下海德拉巴,这座印度中部地区最繁华富裕的城市,起义军已经接连发起了两天的进攻了。但是,每一次的进攻都被打退了,除了在海德拉巴城下留下大量的尸体之外,其他的根本就没有办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起义军要攻下海德拉巴,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之后,海得拉巴土邦的土军成长的速度也很快,他们操纵各种武器装备也越来越娴熟。之前是恐惧那些起义军,所以战斗力很难发挥出来。但是现在看到起义军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他们也渐渐的放下心来了,根本就没有再把起义军放在眼里了。

实际上,此刻的起义军选择进攻海德拉巴等大城市的策略本来就是错误的。他们虽然兵力众多,但是却缺乏攻坚能力。之前之所以能够攻占一个个的城市,那完全是因为当地的贵族和土军不战而退。这才给了他们机会的。如果那些土军的斗志能够高昂一点的话,起义军想要取得这么多的胜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最好的选择是放在印度广大的农村地区。去发动那些受苦的贫穷老百姓,获得他们的支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这样的话,印度起义才会进一步的扩大,也才不会遭遇到这么大的损失。当然,现在的印度起义军的领导者,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他们一心想要攻占大城市,获得他们想要的武器装备和资金,以此来发展起义军。以至于这直接将起义军带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付出惨重的损失,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这也是印度起义军最终失败的根本性原因。

另外,坦地亚.托比和昆瓦尔.辛格率领的起义军之所以会猛攻海德拉巴,完全是因为受到了巴克德.汗和占西女王率领的起义军的影响。从孟买起义之后,印度起义军就已经分裂了。以巴克德.汗和占西女王为首的那一股起义军选择了向北进攻,攻打德里等城市,妄图复辟莫卧儿帝国。而以但第一.托比和昆瓦尔.辛格为首的起义军则选择了向东进攻海得拉巴土邦,希望在印度中部建立一个起义军自己的国家。北面的起义军已经打下了德里了,并且复辟了莫卧儿帝国。但是,南面的起义军却迟迟无法打下海德拉巴。这让坦地亚.托比和昆瓦尔.辛格如何能够接受得了。因此,两人也铁了心要打下海德拉巴。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起义军在海德拉巴损失惨重,留下了一地的尸体。反而根本就没有取得什么效果,同时,因为连连失败,起义军的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父王,我们已经打退了那些卑贱的家伙的进攻了。他们在海德拉巴城下,至少已经留下了十万具尸体了。受伤的人更多。我相信,我们已经重创了那些家伙了。他们想要攻下海德拉巴,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土军,战斗力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阿夫扎兴奋的说道。多次打退了起义军的进攻之后。在他看来,海德拉巴的防御已经固若金汤了。

“嗯!那些卑贱的家伙。他们想要打下海德拉巴,那根本就是妄想。不过。虽然我们打死打伤了很多起义军。但是,起义军的人数还不少。越来越多的泥腿子加入了起义军,他们的队伍依旧空前的庞大。在中国*军队来之前,我们必须要加强海德拉巴的防御,不能让起义军钻了空子,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阿萨夫.贾赫四世说道。他的经验可比阿夫扎要多得多,生怕到了关键时刻还出现问题。

“是,父王,我会交代拉克斯曼将军的!”阿夫扎点了点头。

此刻,城外的起义军的军营内却是哀鸿一片,两天的激战,让起义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已经超过二十万了。部队的士气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甚至出现了逃兵的现象。要不是他们在发动海德拉巴附近的平民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将很多无知的印度人忽悠进入了起义军的话,恐怕起义军早就已经崩溃了。但即便是这样,如果要继续攻打海德拉巴的话,起义军也支撑不了多久了。毕竟,这些起义军根本就无法和经过训练的精锐军队相比,他们的战斗力差,同时心理素质也差。如果是占据上风的话,大概会很勇猛。但是,一旦处于劣势的话,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海德拉巴的防御太坚固了,城内的土军拥有强悍的武器,他们的火力太强大了,根本就不是我们能够相比的。我们不能够继续在海德拉巴逗留下去了。否则的话,我们的损失会越来越大的!”坦地亚.托比红着眼睛的说道。

但是,昆瓦尔.辛格和阿马尔.辛格两兄弟,却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依旧坚持进攻海德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