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初次到京师(2 / 2)

呆客 景君大帝 1998 字 10天前

“你想的真美”!

待杜不忘穿好衣服后,俩人便与张熜一起吃过早饭。

不一会,苏三与张熜便送着杜不忘来到了国子监大门口。

张熜去给国子监守门人说了几句话,拿了一封信交与杜不忘,叫他交给里面的国子监监官,便与苏三一起离开了。

杜不忘进得国子监大门,里面四处树荫遮日,甚是清雅,待走到大成门前,一蹲孔子石像屹立在身前。

待进入大成门中,这时多了不少侍卫的身影,眼前就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殿展现在眼前,匾额写着'大成殿'三个大字。

杜不忘走入大殿,这时殿中坐满了一群正在看着书的学生,在看大殿居中位置一官员正坐于书桌前正拿着一本贞观政要在讲学。

官员年龄约60岁,表情甚是严肃,俨然有一种高傲和自负。

待讲到,魏征不惧生死力柬唐太宗时,眼光往殿门前一看,瞬间多了一个人,便马上示意一旁司业,前来询问。

司业来到杜不忘面前,便趾高气昂问着:

“你是何处学生,为何不好好学习,而站在此处”?

杜不忘便赶紧拿出张熜所给书信,递与司业,然后说着:

“我新来的,不知如何就走到了此处,打扰了,这是我的推荐信”。

司业把信拆开,看了一眼,便赶紧拿去前方递给台上官员,台上官员一看,赶紧让司业把杜不忘请到台上,然后便让杜不忘自我介绍了。

待杜不忘介绍完后,司业便在一旁拿了本贞观政要,然杜不忘去台下听讲学习。

这时杜不忘便偷偷问着旁边一书生:

“台上官员何人啊,为何感觉如此高傲啊”。

一旁书生回着:

“你新来的,不知道吧,这位是帝师,也是当朝大学士,首辅,兼我们国子监祭酒杨延和大人”。

杜不忘一惊,杨延和,不正是风娘的义父吗,上次还在襄阳与江彬一起围杀王阳明道长,瞬间对他印象差了不少。

这时杨延和继续讲道:

“大家听完本辅所讲,贞观政要,还有何异议吗,若没异议,今天本辅讲课就此结束”。

一连问了两遍,见都没人回答,便准备离开。

这时杜不忘便站了起来大声说着:

“我觉得,唐太宗并非虚心纳谏,只是为了博得一好名声而已”。

杨延和一听有人提出异议,便又坐回,问着:

“这位学生,尽可提出你所知”。

杜不忘便细说着:

“唐太宗若真是虚心纳谏又何至于数次差点砍了魏征脑袋,后面还因为纵欲过度,不听群臣之柬,死于丹药”。

还有:

“唐太宗贞观政要中,总拿前代名声不佳的隋炀帝缺点与自己作比较,而有意抬高自己,殊不知隋炀帝这些缺点却都是利国利民之事,只是太过激进而招致民怨沸腾终覆灭而已”。

然后又说了句:

“唐太宗最喜欢拿隋炀帝三千佳丽来贬低他,赞扬自己,实则不然,唐太宗自己后宫早已过万人,拿隋炀帝三千佳丽相比不是自欺欺人吗,只是当时世人不敢言而已”。

杨延和听完杜不忘所说,缓了缓,便说着:

“看来这位杜学生对史书倒研究颇深呢,但是我们大明是以前代宰相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贞观政要观点为主,所以你说那些没有用”。

说完便离开了讲台。

杜不忘经过刚才杨延和之言,和自己那样反驳他,他居然没有生气,反而还夸赞了自己。

瞬间也发现他并不像张熜所说,什么权侵朝野,刚才自己一眼所感觉的自负之人。

这时便悄悄一个人走出了大成殿。

正想着此事,没想到突然间撞到了一个人。

抬头一看,居然是陈旺后。

只见陈旺后笑嘻嘻对自己说着:

“杜不忘,我们又见面了,你可想通了”?

杜不忘便回了句:

“你妻子莹莹我已经替你送回家去了,你好自为之吧”。

陈旺后一听,满脸开心说着:

“是你救她回去的吗,其实我一路上也想通了,就算与他不合,也不能丢下他肚子里我的骨肉呢,我正找了人去寻他们母子也没寻着呢,原来你救了他们,谢谢你了”。

然后便对着杜不忘鞠了一躬。

杜不忘便回了句:

“算你还是个人”。

陈旺后便拍了下杜不忘肩膀说着:

“我一定要请你出去喝一杯,作答谢你救我妻儿之命”。

杜不忘见陈旺后居然也在乎莹莹了,不好在拒绝他,便只得答应陈旺后。

又回了一句:

“我们忘记以前恩怨吧,旧事不提”。

陈旺后也笑着的点了点头,两人就往京城中酒楼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