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1 / 2)

科举大佬 人生若初 2696 字 18天前

苏赵氏听了这话,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冷哼道:“我说了,你就会听吗?”

苏凤章摸了摸鼻子,如实说道:“娘的话,儿子总是要听的,若能做到也会尽力做到。”

苏赵氏却忽然叹了口气,心底明白了儿子的意思,能做到的尽力做到,不能做到的就当耳旁风听一听。

以前她总觉得儿子有主意是一件好事儿,毕竟夫君和老大都过世了,家里头需要一个男人撑起门户来,二郎若是性子软的话实在是撑不住。

可是到了现在,苏赵氏却知道有主意也有坏处,比如凤儿心底认定的事情,甭管谁来说,说多少次,他也不会改变主意。

苏凤章伸手握住亲娘的手,说道:“娘,儿子从不想让你担心难过。”

苏赵氏抬头看着儿子的模样,一晃多年,她几乎都想不起来这孩子年幼时候的模样了,只是一日日看着他越来越出色,成了高高在上的苏大人。

有时候,苏赵氏会觉得这样的儿子很陌生,她避开心底的那些想法,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脸颊,说道:“娘怎么会担心难过,娘这些年都过得很好。”

“罢了,凤儿,这日子是你自己要过的,娘年纪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两腿一蹬就走了,也就不去管那么多。”

“你觉得好,那就是好吧。”

苏凤章的心头微微一跳,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苏赵氏。

虽说有诸多的借口,但苏凤章心底十分明白,他一直拖着不肯成亲大部分都是自己的原因,说到底,就是他上辈子的完美主义带到了这辈子。

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但这种事情对于苏赵氏而言,却是无法接受和理解的事情,但是现在,苏赵氏却松口了。

“娘……谢谢你。”除了这个,苏凤章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能说什么了。

苏赵氏笑了一声,又说道:“凤儿说得对,千金难买我高兴,所以过日子也得高兴才好。”

苏凤章松了口气,苏赵氏不逼着他成亲,母子俩的气氛都松快了许多。

等把苏赵氏送回房中,苏凤章来到后院,倒是有心情在月光下赏鱼。

说起来这条鱼还是那年发大水的时候自己游进门的,当年陪伴着他的老黄狗都死了,这条鱼却还活得好好的。

苏赵氏几个一直觉得这条鱼代表着好兆头,这些年都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看起来肥胖了一圈,一副很好吃的样子。

那红鲤鱼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主人的恶意,晃动了一些尾巴沉到了水底。

苏凤章笑了一声,伸手放进了池中,指尖渗透出一点灵泉水。

这红鲤鱼也是成了精的,飞快的晃着尾巴游了过来,将那点水喝得干干净净,还特别亲昵的嘬着苏凤章的手指尖,跟方才的高冷范儿完全不同。

“看来你是不需要我安慰了。”一个声音忽然传来,苏凤章转身,正巧看见诚亲王从后门进来,看她熟门熟路的样子就知道没少这么走。

“接着。”诚亲王扔过来一壶好酒,笑道,“你这么疼妹妹,今日将她送出门之后,本王还以为你会躲起来偷偷抹眼泪呢。”

苏凤章打开酒壶喝了一口,觉得滋味十分不错,笑道:“疼爱归疼爱,但慧慧长大了总得过自己的日子,我一个当哥哥的不能管得太多。”

诚亲王不大相信这话,毕竟这一位可是差点想要抗旨,又把云家上上下下查了个底朝天的,甚至在送亲的时候,这位苏大人直接当着新郎官的面,对苏慧慧说了一句,“若是受了委屈尽管回来,哥哥养你一辈子。”

苏凤章也不解释,笑着说道:“既然来了,坐下来一块儿喝酒吧。”

诚亲王往那儿一坐,打趣道:“你这红鲤鱼养得倒是挺肥,不如烤了当下酒菜。”

红鲤鱼连忙又把自己藏在了荷叶下,再也不敢冒头了。

苏凤章挑眉笑道:“这种鲤鱼肉老腥味重,不好吃。”

诚亲王也不缺这一口,大度的放过了这条红鲤鱼,转而问道:“慧慧的婚事结束,你是不是打算动手了。”

苏凤章点头说道:“明日大朝会便要提出,已经跟云大人通过气,宫中太后想必也已经知道,到时候还需要王爷您多多支持。”

诚亲王笑道:“这个自然,倒是……皇叔那边怕是不太好了。”

听见这话,苏凤章也是皱眉,他对荣亲王的感情十分复杂,心底也希望这位王爷能够活得就一些,可就算是灵泉水对荣亲王的身体也无甚作用。

最后诚亲王只是说道:“听天命尽人事吧!”

第262章 选材

“碰!”这是礼部尚书砸奏折的声音,这位老大人向来是一副不疾不徐,事情逼到面前来还是笑呵呵的模样,能把他逼得发怒实在是少见。

这会儿,礼部尚书却一副怒发冲冠的架势,指着苏凤章怒骂道:“苏子卿,你这是要干什么,科举入仕乃是我大周立国之本,你这是要动摇我大周国本!”

苏凤章伸手推开快要戳到他脸上的手指,脸上还带着笑容,开口安抚道:“李大人不必着急,先听苏某好好解释如何?”

礼部尚书冷哼道:“我倒是要听听你如何解释,在老夫面前,你休想妖言惑众。”

大朝会上,其余的文官也是议论纷纷,相比起来武将反倒是不以为意,毕竟科举有所变化的话,第一时间侵害的便是文人的利益。

苏凤章朗声问道:“李大人,千年之前,这世间可有科举?”

礼部尚书脸色一冷,喝道:“千年之前自然没有,可如今有了,正是陛下选贤任能的好办法,连太祖皇帝都夸赞,科举乃是国家兴衰之根本。”

苏凤章却说道:“大人,您这话却错了,国家兴衰的根本不在于科举,而在于人才的多寡,取决于是由谁来治理这个国家。”

礼部尚书冷笑道:“科举便是选举贤才的最好办法。”

苏凤章对此十分赞同:“大人说的是,从古至今,科举一路确实是为无数贤能提供了为国效力的好路子,若非如此的话,也无今时今日的大周。”

“苏大人你知道就好,怎么还敢提出科举改制?”礼部尚书瞪着他。

苏凤章却继续说道:“百年之前,科举制度产生的原意确实是好的,但是随着一年一年,一朝一代的发展,这制度出现的太久了,以至于进入了衰弱期。”

礼部尚书正要发怒,就听见苏凤章继续说道:“大人不必生气,听我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