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怎么回事?”一旁的陆维军追问,卢嘉栋沉着脸摇了摇头,并没回答,但心却提到了嗓子眼儿,虽然确信f—117不可能发现“猎鹰”雷达编组的探测,但卢嘉栋却没有丝毫坦然自若的心思,而是更加紧张不安,以至于宽阔的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因为一个可怕的念头开始,慢慢爬上他的心头:
来袭的f—117不会利用仅有的微弱机动,摆脱yjl—4米波雷达的监控,进而改变航向了吧?
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便一发不可收拾的蔓延到全身,这种情况真的太有可能了,要知道f—117“夜鹰”隐形战斗机,为了达到进一步削弱敌方雷达的探测能力,进而做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并不会向民航客机一般,平直的飞向目标,而是会以一定的机动动作,不停的转变方向,这样一来,在摆脱搜索雷达锁定的同时,也可以利用机体表面的反射菱角进一步削弱雷达波,从而完成所谓的彻底“隐身”。
这是f—117最经典的接敌进攻战术,卢嘉栋在后世曾经与国防大学的导师们谈论过这个问题,当时f—117已经退役许多年,很多技术细节也陆续公布出来,可饶是如此,卢嘉栋等人所得出的结论依然很不乐观。
现如今,原本只是学术范围的棘手问题,却在当下真真切切的发生,这让第一次直面隐身目标的卢嘉栋也不免有些紧张,然而更让他担心的是,来袭的f—117仅是在进攻方向上实施一般的“z”字机动还好,
怕就怕他们突然心血来潮,改变进攻航路,要知道yjl—4米波雷达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将功率开到最大,才勉强能够看得到迫近的f—117,要是对方改变进攻航线,分散的雷达波根本不足以搜索到f—117的踪迹,也正因为如此,一旦f—117改变航向,便意味着“猎鹰”防空导弹系统成为“夜鹰”利爪下的肥肉.........
陆维军与卢嘉栋共事多年,早就培养出心照不宣的默契,一见卢嘉栋脸色愈发阴沉,便知道事情不有些不对劲儿,赶紧俯下身子用中文问道:
“嘉栋,是不是出了什么状况?”
“恩~~”
卢嘉栋依旧没有作答,只是重重点了点头,便双手联动,在操作台上飞舞起来,为仅有的希望,做着最后的努力.........
卢嘉栋预料的没错,状况的确出现了,杜勒斯中校在一番犹豫之后,终于找到一个平衡自我价值与无尚军令的中间方案,那便是将四架战机所组成的“幽灵”中队一分为二,分出去的小队,执行迂回战术,而他自己则亲率一个小队,继续沿着既定进攻路线,对巴比伦空军基地实施打击。
杜勒斯之所以如此费尽心机的分兵策略,除了平衡所谓的前线与后方的冲突之外,自然也有与霍纳中将别苗头的意味,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更改计划嘛?那好,就如你的愿,不过却要看看,到底是你霍纳中将的临时起意妥帖,还是他杜勒斯坚持己见更正确。
正是抱着这样复杂的心思,杜勒斯中校便向身后的机队下达了指令,只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再打破常规使用无线电通讯系统,而是利用机背上的三盏红色的航迹灯发送的信号,另外三架f—117在解读完长机的灯光指令之后,两架编号为82-0815和82-0803的f—117立即调转方向,离开机队,旋即开足马力向北疾驰而去,
只是这样一来,原本由四架f—117所组成的集团反射群,登时少了一半,让本就贫弱的雷达反射信号,更加虚弱不堪,yjl—4米波雷达所遭遇到的便是这种情况,好在卢嘉栋并没有彻底放弃,依然在原定方向上,加大探测力度,不消片刻yjl—4米波雷达的功率便达到了峰值,汹涌的雷达波不要本钱的向着正西偏北方向铺洒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