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二号首长专门造访印三,试图通过和谈方式坚决争议。
没想到,印三朝野上下一致不同意。
和平谈判破局,按照文岚的秘密信函里面重要事件列表,华国开始了第二方案的准备工作。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这是老首长经过反复权衡后,在1950年进行抗美援朝时提出的著名论断,也是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战略构思。不管是朝鲜战争,还是对越反击战,都是这个思路。主动出击,重拳出击,然后快速结束,一次性把对方的气势打没,遏制住对方的军事冒险行为,为国内发展经济换取和平的时间和空间。
如同1950年米国智库对华国的认知一样,印三也一直认为自己掌握着主动权,华国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胆量与之一战。所以,他们才会对华国的警告一而再、再而三地忽视,一意孤行。
但,另一侧,早在1961年,在华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刻,上层形成了共识:要把印三那只蠢蠢欲动的手狠狠地打回去!
铁路修起来,公路建起来,大炮运上去,战略物质准备起来。
海陆空,各显神通。有部分物质甚至通过海路送到印三海岸,然后再转运到了西藏。
从6月起,华国不断调动各方兵力,积极备战。
总参谋部,沙盘上,代表双方对决的彩旗轮番变换。
文岚后来匿名捐赠的末日饼干系列,关氏兄妹捐赠的敏感物质,宝安那边私下送去的军需食物,连同其他设备物资,一早就偷偷运到华国前线哨所。
9月22日,《人民日报》发布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里面有一句后世华国人非常熟悉的话语“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建国后只说了五次,每次说完都有人要倒血霉。
可惜,印三把这警告当成了耳边风,死不悔改。
全民严阵以待的日子里,不用上课的文岚,利用关博睿提供的坐标,再次偷偷往前线军需仓库里面添加了不少金老爷子放在地下室里面的那些储备食物。
毕竟,文岚可是明确知道这场看似马上就要爆发的战争是打不起来的。地下室里的那些罐头食物将要被消耗很长时间,遭受无数人的白眼。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搬运一部分终将被人嫌弃的食物去给那些真正需要他们的人,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桶装水,沉重无比,不在仓库储备范围之内。而正式进入严冬后,这一带的河流和支流将会结冰。这一片荒漠大地上的水源稀少,即便有也是咸水居多,苦涩难以入喉。
历史上,虽然有民众自发组织送来一些补给,但数量有限。缺水少粮的时候,当时的军人只能硬扛。
而这次,有了文岚的存在,情况自然不同。
卸下大量桶装水后,文岚把自己原本提前存储在如意门内的食品和药物放入仓库的一侧。
偷偷溜出军营,缠好护面的纱巾,裹着厚重的防风衣物,文岚悄悄往前线多走了一段路程。
为了确保小命的安全,文岚再次点开手腕上那条星星手链上面的屏幕,打开了自动召回系统。
还有1个小时46分,这次选择的定向功能将会关闭,届时不管文岚身在何处,都会被直接带回到如意门。
最近很久没有使用二级的定位功能,操作上不免有些生疏,文岚再三确认后才放下心来。
拉好挡风设备,文岚在崇山峻岭间独自行走,变成了茫茫大地上无人注意的一个小黑点。
文岚猫着身子,躲在岩石后侧,探出小半个脑袋,通过望远镜观察。
对面,松松散散地耸立着几个兵营。
一身与众不同制服的军官,叼着香烟,在一群低阶士兵的服侍下,走近饮食区。
印三的特色,果然如同后世所说的那样,种姓制度极其明显,上下等级区分严重。
恰逢午饭时间,官兵分地而食,长相偏白人的聚在一起,皮肤黝黑的人围坐在下风区域。
一边有饭有肉,另外一边却只有稀汤寡水。
文岚调整了望远镜,仔细看后者的食物。这次赫然发现那些士兵在咒骂的食物,居然是饲料做成的。
印三军队贪腐成风,哪怕到2017年,依然有士兵在社交媒体上公布照片曝光,说他们的上级军官那牲口饲料替换了他们的午餐。
据说,种姓制度规则深入到印三全国方方面面,影响深远。
例如,一个高种姓的炊事兵做得饭菜再难吃,他所做的食物也可以提供给全军上下官兵食用。而另外一个炊事兵却因为出身低,哪怕他做的饭菜再好吃,也只能提供给同种姓或者更低一层的人吃,绝对不能沾碰到高种姓人士的碗筷。
至于清理垃圾和厕所之类污秽事务,则只能由低种姓的人去做,甚至有些事情必须只能由最低级的贱民去做。
文岚绕到敌后,站在高处,利用手中特意准备的设备,一轮狂拍照片。
顺利通过召回功能回到如意门的文岚,收拾好设备,等待一个小时后的再次出击。
微调了坐标,文岚如愿以偿地站在更近印三一侧的另外一处军用基地。
噼里啪啦地一通拍摄,顺便坐在寒风中观看了一场肌肉比拼,对比了两军之间的士气,文岚安心地回去了。
算计好时间,约着关博睿,又闯了一个高级一点的军事区。
专业人士出马,自然一个顶三。
临走,关博睿的背包变得鼓鼓囊囊。
文岚的相机底片,也已经消耗殆尽。
一切,尽如预期,与一个月的情况一模一样。
把所有的照片,再次偷偷送进已方手中,文岚开启了观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