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多尔衮的得意(1 / 2)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1751 字 3天前

锦州。

一大早,多尔衮就调动两白旗的精锐推进到锦州北门外。大片穿着白色绵甲以及穿着白色中镶着红边的两白旗士兵,使得城外仿佛一夜间被白雪覆盖。

嘹亮的军号响彻旷野,战鼓震天动地。

多尔衮的帅旗就在距城不过两里地的地方,此时多尔衮就站在那里,用千里镜打量着对面这座城池。

锦州,这是明清多年来争夺战的焦点,是核心城池。特别是自清军取得广宁之战和大凌河之战的胜利后,清军已经把战线推进到小凌河一线,而位于小凌河东岸的锦州城,就成了明军把守着辽西走廊的东大门。

由于此前围锦州时已经挖了环城壕沟筑了土墙,因此这次再围锦州,清军很是便利。锦州城又称广宁左屯卫,曾经也是繁华城池,但这些年辽西战事不断,自天启到如今,往来催残,城池早不复当初繁华。

此时城中有兵马五万,蓟辽总督洪承畴、陕西总督孙传庭以及五位总兵官被困城中。兵马虽多,但好多兵马跟清军相比,仅能算是八旗兵携带的包衣阿哈奴才。

事实,当时吴三桂解了锦州之围后,锦州城里的锦州兵就随着北上义州,然后洪承畴带着人马押着一批粮草物资赶到锦州,他那五万兵,还真有半数差不多算是些民夫辅兵。

由于祖大寿北上时把炮也都拉去了义州,因此锦州城的城防只有几门红夷炮,还都是早年制造的旧式红夷。

本来有这几门炮,加上五万人马,要守锦州还是能守个一年半载的。

可现在多尔衮面对着那城门紧闭的锦州城,却是信心满满。义州城下夺得的那批明军火炮已经都运到了锦州城下。足足大小火炮有上千门,就算除掉虎蹲之类的小炮不算,也有一百多门。

特别是其中一批新炮,据说正是吴三桂从楚军手里购得的,威力极强。义州之战时,轰开义州城城好几个大洞。

不过现在。这些犀利的火炮全是清军的了。有了这批炮,多尔衮自信能够很快拿下锦州城。

多尔衮亲自见过了这些火炮的试射,比起清军这几年才仿制出来的红夷大炮,这些炮更轻便,但射的更远。尤其是其中的那些攻城臼炮,轻便好运输,可却能发射极大的石弹,用于攻城,威力无比。

现在。多尔衮的手里,如果把千斤以上的炮都称为红夷炮,那他手里起码有一百门大小不一的红夷火炮。

黄台吉和代善先后率五千兵马回去增援辽阳,如今多尔衮统领锦州城下兵马,济尔哈朗统领义州清军,多铎统领松山外围城兵马。

这三路清军中,又以多尔衮为主帅。

黄台吉走前把情况说的很清楚,先让辽东的刘钧猖獗一阵。只要守住辽阳不失,那任刘钧暂时占领海州盖州等地。冬天马上到来。那时辽海结冰,那么楚军的制海权的作用大大减弱,他们的水师无法四处投送兵力。而从陆地机动,楚军拥有的许多火炮,就会成为他们的拖累。

清军先集中兵力把锦州拿下,再把松山杏山等地辽西明军击败。那个时候,刘钧孤军在辽东,也将孤立无援,清军有的是时间剿灭他们。

对于如何攻打锦州城,原来黄台吉的计划是用打大凌河的办法。长期围困,围城打援。不过现在既然有了大量的火炮,多尔衮就打算仿照吴三桂攻义州,刘钧攻盖州的办法,用火炮集中攻破城墙,然后夺城。

只要没有了城墙依靠,多尔衮相信,明军根本不足与清军一战。

别说锦州城中有五万明军,就是再加五万,多尔衮也不怕。在锦州城下,多尔衮率领的可不仅仅是两白旗的兵马,还有其它各旗和汉蒙各旗兵马,加起来足有五万之众。

清军一半的精锐尽集在多尔衮手里,他现在是自信心十足。

明军现在根本没胆子出城作战,而且有壕沟土墙围城,又有壕沟切断了松山、杏山与锦州之间的联系。

固山额真石廷柱和马光远提议,不必如吴三桂打义州那样四面围攻,只集中重兵猛攻一面。反正在城外还有围城壕沟和土墙,只需要要少量骑兵,就可以关注全局。若明军想要逃跑,也能立即拦截。

因为锦州城各门都有瓮城,因此多尔衮打算直接炮轰门城的城墙,攻打城门,而是准备直接把城墙轰开。避免去争夺明军重点防御的城门,毕竟城门还有瓮城,破了城门,还得再攻城门一次,而瓮城狭小,又有千斤闸和闸楼,易守难攻。

数百门大小火炮,往北城下运去,前面是百多辆盾车,在抓来的汉人战俘的推动下,掩护着后面的炮车推动。

原本清军对付锦州这样的坚城,要么只能围城,要么就是蚁附攻城,或者挖地道,可现在,有了诸多大炮在手,清军也学会了新的攻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