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久别重逢君可知(1 / 2)

推棺 离人望左岸 1888 字 1天前

毕竟远离尘世三四年有余,李秘早先虽然听史世用说起过大明的国内局势,但到底不如熊廷弼的消息来得更亲切。

不过听完之后,李秘也忧心忡忡起来。

早先朱翊钧应允了郑贵妃的请求,同意福王朱常洵不之藩的请求,将朱常洵留在了北京,也为今日的纷争埋下了隐患。

李秘早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朱翊钧当时将李秘逐出朝堂核心,即便沈鲤和王弘诲吕坤等人强烈反对,仍旧是挡不住朱翊钧的圣意独裁。

朱翊钧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东宫太子朱常洛与福王之间的争斗,也是拉党结派,地方上也不时出现农民起义,可谓内乱不断。

田义和王安陈矩等一众老太监虽然仍旧看顾着内宫,但宫里头同样也是不消停,郑贵妃越发得宠,李敬妃和王恭妃落了下风,郑氏一族在朝野上下都积攒了极大的影响力。

让李秘感到唏嘘的是,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也都四五岁了,据说唯一的爱好就是拆东西,各种家具和西洋玩意儿,见着就要拆。

朱常洛还让项穆和石崇圣当了他的启蒙老师,这个未来的木工皇帝,不把紫禁城给拆了,那才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虽然朱翊钧对朱常洛仍旧不冷不热,反倒对福王委以重任,但对朱由校这个皇长孙却是非常的疼溺,沈鲤等人趁机进言,想让朱翊钧册封朱由校为皇太孙,不过朱翊钧到底是拖延了。

若将朱由校立为皇太孙,朱常洛的地位就会更加的巩固,平衡就会发生倾斜,或许这是朱翊钧不太愿意看到的。

四五岁的孩子最是好动,朱由校也吸引了大量的关注,若说只是因为他喜欢拆东西,只是因为朱翊钧喜爱这个孙子,倒也不至于这般。

不少人都说,朱由校的生母并非朱常洛的王选侍,而是与朱常洛最亲近的巴巴姑娘!

她是杨元的女儿,按说不该再跟着朱常洛,身为东宫太子,乃是天下表率,一个女孩子家,如何能够如此不明不白,无名无分地跟在太子身边?

如此也是饱受诟病,朱常洛本想娶了巴巴,不过朱翊钧又不同意,给他配了个太子妃郭氏。

本以为巴巴会因此而离开,谁想到巴巴竟然放弃一切,甘愿入东宫当了个宫女。

杨元未能抚养女儿长大成人,内心本就愧疚,对官英娘又是言听计从,这母亲一发话,杨元也就没有公开巴巴的身份。

如此一来,巴巴也就顺利进入了东宫,有人说朱由校就是巴巴的女儿,只是宫廷里头的事情,谁也不敢说得真,未尝不是有人故意泼脏水。

不过朱由校对巴巴确实有着极大的依赖,两人也很亲近,因着这层关系,朱翊钧倒也对巴巴改观了不少。

这些也都是宫里的闲话,李秘想要了解局势,必须打听清楚,这一坐就是好大一个上午,各人也都是尽情叙旧。

翌日,熊廷弼的人果真将守陵人都带了回来,李秘让熊廷弼收下,给他们提供衣食,自是不在话下。

照着熊廷弼的说法,他们得到史世用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将李秘回归的情报发回了朝廷,一切都等着朝廷定夺。

估算一下时间,估摸着朝廷也快来人了,所以李秘想要北上追击张角周瑜,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否则便收不到朝廷的安排了。

这段时间倒也消停,光海君不敢有所动作,连朝鲜方面的内斗也都变得风平浪静起来。

柳永庆到底是没能提前抓住张角周瑜,本也没脸来见李秘,不过最终还是鼓足了勇气,李秘也接见了他,对于制约光海君之事,李秘也没有讳莫如深,柳永庆听出李秘的心意来,也有些欣喜地回去了。

其实李秘也是为了做个姿态给光海君看看,若是再不听话,可就要被李秘打屁股了。

到了九月初,朝廷方面终于来人了。

至于来的甚么人,李秘是一点都不关心,因为甄宓和张黄庭跟着过来了!

这三四年的时间,甄宓已经变成了三十多的妇人,虽然仍旧常年练武,但因为满天下搜寻李秘的踪迹,风餐露宿,疲累不堪,容颜憔悴,肤色黝黑,老了不少。

李秘得了卫兵的禀报,便冲出了房间,到了门外,果真见得甄宓和张黄庭站在门外,三人不由泪眼婆娑,李秘也顾不得甚么名节,冲上去便将二人紧紧拥入了怀中。

熊廷弼等人也是心中感慨,即便是他们这样的兄弟,三四年之后,也都对李秘的生还,不抱太大的希望。

唯独甄宓和张黄庭,仍旧满天下去寻找,甚至在程北斗等人的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出海了好几次。

尤其是张黄庭,他好歹也是武进士,却抛弃了一切官职,与甄宓一道搜寻李秘的下落。

也好在张家已经诏安,整编到内缉事厂做事,仍旧保留着江湖武林的势力,为内缉事厂刺探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