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剑在地面上胡乱折腾计划的时候,仙宫空间站上也进入重要阶段。
经过功法改造之后,人员在空间站上的滞留时间从半年延长至一年,更有利于较长的规划展开。
一年多的准备,仙宫空间站已经有不少设备,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空间站第三期的准备工作。
设计院对第三期工程进行了数次论证,最后决定抛弃由第一期、第二期构筑的现有空间站,进行全新建造而不再是升级。
该方案也在去年年底初由掌门盖章通过,今年开始展开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等离子发动机生产线的重造——直接在轨道上新建。
太空设备由太空工厂制造是理所当然的,第二期空间站完善到现在,除了部分科研应用,主要就服务于第三期工程的建造工作。
早几年,玉剑山曾经在天枢星基地部署了年产三万台的等离子发动机厂,因此这项工程并不是依赖臆想实现的,只是从地面到太空的技术升级。
增加的产品有三个型号,一种大号的老式灵能等离子发动机,两种大小不同的新式水燃料发动机。前面介绍过,水发动机最大的优点,是单位体积的燃料储备质量大很多且更安全,缺点是产生同等推力需要的能量更多。
新的等离子发动机厂,也会成为第三期工程的一个标准化工厂模块。
此刻,工程师陈力正驾驶着工程艇飘在仙宫空间站的金属加工舱边,工程挺的机械爪抓着个长相别致的设备等待加工舱出料。
“工程艇到位,相对位移每秒一毫米内,马上固定。”陈力报告着情况,工程艇上伸出跟头部是饼状的金属杆。
圆饼在距离工厂模块外壁只有几毫米的地方注入磁力,吸附在外壁上。
继续微调,又过去几分钟,陈力才再次开口:“固定程序完成,二号艇可以来了。”
通话结束,很快就有另一台工程艇飞过来,这架工程艇并没有执行固定动作,只是飘在一号艇几米外。
“二号艇到位,可以开工。”
来自空间站内部的通话响起:“师兄们注意点,我们上料了。”
寂静的太空里,加工舱里突然伸出一根截面为u形的金属型材,如果有人作为参照物,能辨识出这型材的截面很大,u型的内部可以塞两个人头。
这根型材被一号艇带来的特别设备套住,但两者并未接触,伸出二十米,能通过热成像模式看到出现了个高热截面。
高热截面很快就开始通过一号艇带来的设备中间的空洞,一堆读数出现在一号艇上。
“参数正常,焊接质量稳定,继续。”
……是的,加工舱此时正在做的,就是型材焊接工作。
别看就是简简单单的把两根型材接成一根,这里可是太空里,为保证焊接质量,仙宫空间站前面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实验是围绕它展开。
通过太空焊接,就能在太空上获得百米或者用公里计算的超规模基材,让地面的准备材料生产、运输都更简单,还能让空天飞机的运输安排更合理。
半个小时过去,一根一百二十米长度的超长型材出现。
一号工程艇没有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