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又见作死小能手(1 / 2)

自玄武门已有五个月的时间,大唐在这五个月内经历了各种风雨,大唐王国犹如孤舟一般摇摇晃晃,但却始终未曾倒下。

民间对李世民颇有怨言,不过敢于开口的却没几个。

细数李世民的几大罪状,发动玄武门之变,暂且不管太子想不想杀你,太子有没有蓄兵,太子有这个权力,而你李世民发动政变的兵,又是哪来的?单凭这一点,世间百姓便知道,真正造反的并不是太子,而是李世民。

之后,李世民曾下令对太子党旧部既往不咎,但在各地却依旧被杀个血流成河,李建成在各地的势力几乎被一屠殆尽,李元吉的势力也被尽数控制了起来,只等李元吉归天,这些人便会紧随李元吉的脚步。

面的人知道这是下面的人为了邀功瞎胡搞,但却没有出面制止,所以百姓也以为这是李世民的意思,表面既往不咎,暗地里一个不留,连庐江王都给搞死了,那些花花草草的又能算得了什么?

地方死人太多,府兵到处镇压,虽没有引起什么动乱,但百姓却极为不满。

加之突厥南下,北地无一完城,尸横遍野,流民四起,最后还是齐王出面平了这场兵祸,虽然李世民有意封锁消息,但消息还是被传了出去。

加李世民集团三翻四次想要置李元吉于死地,更是引起天下百姓的不满。

当然,这也仅仅只能是在心发发牢骚,谁死谁活,谁当皇帝,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他们之所以不满,则是因为这场政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大的变化,让他们连以前那样的生活都过不,所以愤怒,所以发牢骚,所以无怀念李建成,所以将李元吉当做了最后的希望。

十一月,朝堂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李世民欲立齐王李元吉为皇太弟,不过李元吉却死活不肯同意,这让刚刚起兴的太子党旧部犹如被泼了盆冷水。

二是皇帝下了诏书,召王君廓入长安,为了防止王君廓逃跑,书舍人隐晦的告诉他,皇帝有意任其为幽州都督。

三是皇帝下诏泾州道行军大总管李艺入长安,但李艺心有鬼,自觉事情败漏,于是借着诏他入长安的机会,借机直接起兵造反。

朝堂正在为谁担任主帅而吵的不可开交。

至于朝堂之外嘛,李元吉的日子过的可只能用一个舒服来形容了。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如同没了牙的老虎,暂时对自己产生不了威胁,面试的事情交给了下属负责,反正那些人自己会再面试一次,是不是真金也无所谓,但是自己的工作量却是减少了数倍。

齐王钱庄,开在隔壁的延寿坊,有十名家奴驻守,隔壁便有三千军士驻守,每天坊门关闭之后,钱财便会被运往太平坊储存,安全性暂时不用担心。

钱庄因为推出了存款有利业务,所以生意更是异常的红火,不少长安城的大家族纷纷将钱财存往钱庄,反正那些钱放在库里也是发霉,还得担心被人偷,还不如存进钱庄,用的时候去取。

不过钱庄倒也不能让人放心,敢举家财产往里存的,可是没有几个。

“公主,我说您这手也未免伸的太长了些吧?人家来取自己的钱,您又凭什么拦着不让呢?便是齐王来了,也不敢不让人家取钱。”

一身便服的李元吉刚巧走到钱庄门口,便听到钱庄内传来一阵争吵声,声音有些熟悉,好似在哪听过。

“你这登徒子,别以为本公主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今日这钱她是肯定取不走的,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高密公主气愤的声音紧随而至,听声音似是被气的不轻。

“看在你是公主的面子,我才愿意给你这三分薄面,但你屡屡侮辱功臣之后,甚至侮辱我王家的名声,这事我不能忍了,今日公主若是不当众道歉,咱们便到皇那里评评理去,看你是公主胡搅蛮缠,还是我王家不讲道理。”

李元吉终于想起这个少年声音来自于谁,嘴角微微一扬,露出一副诡异的笑容,一个真正离死不远的家伙而已,倒是喘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