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王朝是最喜欢讲道理,喜欢面子的王朝。
且自身的国力强盛,即便是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其国力也依旧位居其他诸国之,特别是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化传承,更是让其他地方的国家羡慕不已。
其合纵家,以及其他各门各派,更是将这些化运作到了极致。
****的创始人(和谐不写名字)曾勉励弟子:‘学问虽远在国,亦当求之。’
华的化,在这一时期是空前的,是站在世界之巅的,在这个世界,当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与唐朝相,无论是化,经济,亦或者是军事。
不安稳的李元吉,想起了整合丝绸之路,希望通过这条丝绸之路,渐渐的将西域纳为大唐领土。
一条路,收编周围整个国家,看似有些天方夜谭。
但当一个不安稳的人,启用了另一个不安稳的人,当两个不安稳的人凑到一起,事情基本成了。
李元吉特别喜欢使用年轻人,这一点虽然没有全面铺开,但已然形成趋势。
统领商队的许靖,统领西征大军的苏定方,以及负责之后统划的王玄策,整个一条线,三人全是年轻人,最小的二十出头,最大的也不过三十出头。
犹如老将薛万钧,也只能成为副总管,作为辅佐苏定方跟随出征。
而薛万彻等其他第一批跟随李元吉的老将,如今也只能是各守一方,虽责任艰巨,但这批人存在的意义,更多的还是在等着年青一代的成长。
李元吉对于军权的掌控,让所有人都只能摇头叹息,不敢对此有任何的想法。
即使李元吉未曾亲自抓住一支部队的核心权力,可这些统兵的大将们,依旧无法做到像以前那样率部造反,或者叛乱投敌之类的。
利益,巨大的利益将这些基层的将士与李元吉牢牢的捆绑在了一起。
最愚蠢的方式,反倒成为了最不可拆散的利益关系。
事实证明,当兵的只要能日子过的好,没人愿意谋反。
重整军权,所有的支出全由央朝廷负责,看似加大了朝廷的负担,但也牢牢的控制了千里之外的军队。
高厚的待遇,让任何一名将领都付不起。
当军权与野心联合在一起,也发生了现如今的事情。
虽然李元吉还是那个天天睡懒觉,懒懒散散的李元吉,但是一些事情却是早已安排下去,并没有因为个人的懒散,而拖累整个朝廷的工作进展。
许靖负责挑事,没事找事也好,故意找麻烦也好,反正是要找事,找一个合适的出兵理由。
苏定方只负责打,当接到许靖的消息,他派兵,或者亲自领兵打过去,或是将他们打怕,或是将其灭国,不管怎么样,反正是打。
王玄策负责事后的残局收拾,不管前面两个人做成什么样子,最后都由王玄策来负责。
对于一个年轻人,李元吉却给予了难以置信的信任。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因为王玄策这个人实在太有名了。
尽管唐俭他更合适,也更稳妥,但李元吉还是选择了如今还很年轻,并没有什么政绩的王玄策。
挑,打,拉,一整套组合拳下来,是原的那些阴谋家们也会懵逼,更何况这些处于半开化状态的西域诸国?
接到伊吾被灭的消息之后,王玄策便立即着手处置后事。
打不是绝对的,若能不打自然是最好的,唐军现在所需要做的事情是休整,是蓄力。
尽管苏定方统领的五万人是整编完成的,具有强悍战斗力的,但其他几个方向却才刚刚开始,还需要时间去整顿,所以这边必须要停下来等一等。
拖延,施恩,施威,虽没有运作过,但对此王玄策却很精通。
直接将手下分散派了出去,分别前往吐谷浑,高昌,焉者,龟兹,安西诸国等地,邀请其派人来到玉门关进行商谈。
而在此之间,苏定方的首要任务是扫平整个伊吾,许靖则安心的做着生意,如果有可能,再灭掉一个国家自然是最好的。
……
方案还是那个方案,出征之前定好的方案。
所以当情况放在案台的时候,李元吉也并没有太过惊喜。
灭掉一个不成器的伊吾王国,根本不在话下,其难度还不如对内的一场平叛。
眼下西域诸**队的战斗力还是很薄弱的,即便是最强大的西突厥,如今也不是大唐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