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礼制?礼制只是针对正常时候的,但现在并不是正常时候,按照礼制的话,会死更多的将士,一边是礼制,一边是将士们的性命,怎么选?根本不用考虑。
礼制并不是束缚人的根本,礼制也是可以适当改变的,凡事一成不变的遵循礼制,最终只能是回到过去。
但改变礼制,也不是一句话可以的,不然的话,这些礼制又有什么作用?
礼不可废,废的不是礼,而是对思想,对人性的解放,像后世那样。
后世不好吗?很好,但也不好。
好的是生活好了,有钱了,不好的是,很多礼制都废掉了。
起初的时候,是觉得麻烦,时间不够,所以简化一下,然后在简化,接着简化,到了最后也没了。
当一个失去礼制的社会出现的时候,难道仅仅凭借着人性的自知去自控吗?这现实吗?
出门见个老太太,身家没个千万不敢扶一下,没个精神病都不好意思撞人,这样真的好吗?
“你们兵部准备一下,制定个详细的计划出来,朕要在一年之内,彻底的摸除掉高句丽这个国家!”李元吉继续说着。
国丧不可出兵,这不是问题,他可以解决。
但是高句丽问题,是必须要尽快解决的。
没有开战还好一点,一但开了战,没那么多的时间去给他们打拉锯战了。
不然的话,历史将会重演。
“计划早有了,是根据陛下提出的思路制定的。其以海进攻为主,大量的军队通过济州,百济这一条线,由南部开始向北推进,而陆地方面,则集两个军左右的兵力,以压制为主,缓步推进,吸引高句丽的兵力,分散他们的部署,根据实际情况,如有必要,可以在沿海一带开辟第三战场,以加速战争的进程。
为此,兵部曾经推演了不下百次,这一方案成功的概率在九成九以。”程知节直接说道,这个计划早有了,在王玄策进攻济州的时候有了。
而且李元吉也早提出过这一点,所以兵部也没敢大意,闲着的时候,便安排人进行了计划的制定,甚至还去了一趟济州,去了一趟百济,征询了王玄策的意见。
“九成九?”李元吉皱了皱眉,他不知道程知节的自信来自于哪里?
但历史所有的战斗,从没有说过开战前有这么高胜率的,棋盘推演,不代表着真实的存在,即便推演结果为必胜,也还有翻车的概率呢。
而战争这种事情,敌我实力悬殊是一方面,但归根揭底,无论双方实力对如何,开战之前,胜算其实是五五开的。
“如果是在以前,必然没有如此高的胜率,但是现在已经大为不同了。”程知节做出着解释:“前朝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败在了高句丽那复杂的地形,败在了久攻不下,败在了粮草补给不畅之下。
但是现在,这些问题在大唐面前,根本行不成问题。
首先,那复杂的地形,更多的是对古兵制有较大的影响,而现在我军所使用的,多为步枪,单这一点,便可以弥补这些差距。
其次,我军采取两面夹攻,甚至可以开辟第三战场,第四战场,让整个高句丽全面开花,一个高句丽才多大?他又有多少精力去同时顾忌两个,三个,四个战场?
最后,主攻方向为南部,济州岛这两年已经存储了不少的粮食,海也在不断的往那里运输着粮食军械,以目前的存储情况来看,支撑二十万大军打三年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大唐的海运输能力,是在不断提高的,每个月,有三艘运输舰下水交付使用,而三艘运输舰,一次便可运送五千石的粮食,所以,我军的补给是没有问题的。
算在陆地出现了问题,那么退守海岸一线,补给可以迅速的跟来,而真正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是陆地,但是那里,我们只安排了两个军进行佯攻。
而这次王玄策同时也传回来了最新的战况,高句丽军队的战斗意志的确不是百济军队可以相的,用一触即溃来形容或许有些贬低他们了。
但在实际的战斗,我军是完全可以碾压他们的,消息传回之时,大小战斗差不多进行了百场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我军共歼灭敌军万人,而自身损失不过数十人。
在换一种思路,即便我们不推进,在这里等着高句丽人过来进攻,在这样的伤亡对之下,他们又能打多久?
高层可以坚持,可以硬抗,但是基层将士们呢?在这种敌我悬殊的情况下,他们又能坚持多久?一但心理防线开始崩溃,高句丽也距离完蛋不远了。”
李元吉算是明白了这个计划的核心,接着说道:“所以,这个计划是不断的给对方施加压力,让他们内心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