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零章:要人(2 / 2)

“借调?你这是要让人戳老夫的脊梁骨呀!”陈叔达又怎么没想过借调?

工部是需要专业人才不假,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借调的好处还是很明显的。

借调,他们可以专门找那些有相关经验的老手来帮忙,修路这方面之前各个地方也都派人参与了,也有些人知道里面该怎么做。

水库更是好说了,大唐境内虽说水库不多,但是也不少,这些水库都有专人在维护管理。

哪怕是个看水库的田舍儿,看了一辈子水库,他也知道哪些地方是有危险的,需要加强的,哪些地方是没危险的,不用管的。

这个经验大眼一看对修建水库没什么太大的帮助,但实际则不然,只要这些人去看一眼,提出哪些地方需要加固可以了。

甚至在这些方面,他们要工部的人更加专业。

但问题在于,这不是一个小工程,把人借调过来快的话三五年,慢的话则需要一二十年,这么长的时间,难道一直是借调关系吗?

除非这段时间内工部不再增加任何人手,不然的话,凭什么把名额给那些新人,而让他们这些真正干活的人还顶着个借调的名义?

在地方,跟在朝廷,这完全是两码事。

“老夫又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太过偏向工部吧?这样的话,其他人怎么看?都来找老夫的话,老夫又怎么跟陛下交代?”萧瑀耸了耸肩,谁的压力都很大,除了工部,其他的衙门压力也没小到哪去。

但整个大唐,除了科学院可以大范围的扩张以外,没有任何一个衙门可以随意的扩张。

像六部,按照规定每年只有五个名额,这还是在工作量不减的情况下,如果没什么计划,甚至取消名额也是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是退一增一,即离开一个人,增加一个名额来补充。

“这样,这些借调的人,每年给十个名额……”陈叔达像极了街边讨价还价的老百姓,一点也不顾及自己尚书的身份。

当然了,在大多数时候,这些尚书们之间的讨价还价,都是这种模式,基本没人要脸面什么的。

在这个级别里的讨论,要脸面只能是吃亏。

“十个名额?除非取消你们的五个名额,这样才会给你们十个名额,不然的话,最多也每年给你们五个名额,再多的话,陛下会不会同意都是个问题。”萧瑀摇头叹息道。

正常的名额归他分配,但像这多出来的名额,他也无权做主,只能奏皇帝,由皇帝来做主。

“哼,这事老夫亲自去跟陛下说!”陈叔达有些生气,萧瑀简直是个奸商。

一旦借调,人数必然会很多,一年只有五个名额,虽说概率也不小,可问题也很大。

“子聪兄呀,不是老夫说你,你们工部也是时候改一改了。”萧瑀有些无奈的劝说道。

“改?怎么改?”陈叔达愣了下。

“工部作为大唐工业的最高掌控者,大可不必事实亲身亲为,技术方面的,你们可以组建一个或者两个专家组,到时候这些专家组负责出方案,然后交给下面去负责,像这样什么事情都自己去做,便是再给你们一千人,也未必够用。”萧瑀说着。

工部的性质有些特殊,但特殊不适借口。

“老夫倒是觉得,你们工部里很多层官员完全有能力到地方去担任相关要职,这样的话,无论是对于地方,还是对于工部,都算好事一件。”萧瑀接着说道。

工部的方向其实也没错,但是在他看来,细节却错了。

这也是这几天看到工部忙碌的样子才想到的,如果将那些底层的官员放出去,有个一两年的时间,他们也彻底的掌控了局势,在遇到现在这情况,工部只需要派专家组走一圈,制定个计划可以了,完全不必像现在这么麻烦。

说白了,没有人才不行,但人才过于聚集,而不去分散,也是不行的。

现在的工部,出现了这种情况,他们里面的确有很多能人,但这些能人却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