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九章:拆分(1 / 2)

“那应当扩大产能,趁着当下还有精力的时候,至少也要保证两边可以均衡发展。 ”程知节意外的发言道。

零部件产能不够,这还用多说吗?当然是扩大产能了啊。

谁说卡车只在工程有用的?在军队用处更大好吧?

程知节早看到了这一点,很多人也都看到了,计划经济最大的好处在哪里?

在任何产品,他的成本只有一个人工,或许在加一个前期的厂房设备投入,但这是一次性的。

所有的产品,都不需要去支付额外的钱财,朝廷下令,工厂生产,如说卡车,每造一台,朝廷只需要支付六百钱可以了,这是现在产量来了,如果还像之前那样,朝廷需要支付的钱可多了。

这笔钱支付给机械厂,然后机械厂对几个分厂进行资金分配,拿到资金后,分厂再给供应单位分配。

每提供一个部件,给多少钱,这都是死数目,谁也免不掉,但不论怎么算,算来算去,这笔钱也够给工人发工资的。

当然,产量越高,工厂越赚钱,即便是现在这种模式,一天生产一百台,肯定生产八十台是要多赚二十台的钱的。

“知节说的不错,眼下当务之急,应当是立即扩大产能。”房玄龄也罕见的站出来支持道:“机械厂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向我们证明了一件事情,这种模式是可行的,对工人的要求并不高,同时可以将生产速度提升到最快。而且工人对技能的掌握速度也远超我等想象,所以,臣的建议是,总装厂至少扩大一倍,其余分厂,视情况扩大,总之是要让零部件的供应与总装的产量相等,或者说,要让零部件的产量超过总装的速度。”

道理很简单,配件的生产速度跟总装速度是一样的,那么有的车坏了需要更换配件怎么办?难道是生产一个用一个?

这种事情,总要多生产一些备用的,但也不能盲目的生产,具体的还需要去摸索,但最终走到这一步是不可避免的。

“陛下,臣倒是有个想法。”一直没有说话的李道宗也开口了。

作为雍州治,机械厂是雍州府与朝廷合开的企业,他自然是有话语权的。

但同样的,身为雍州治,他的视线并不能只放在长安这一块地,雍州还有很大一片区域呢,总不能只想着雍州,而不想其他地方吧?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机械厂的产能提升,李道宗却也越来越头疼了。

今日刚巧说到了扩产这件事情,李道宗灵机一动,倒是想出了一个可行的办法来。

“不妨将机械厂进行拆分!”

“拆分?”

“怎么个拆分法?”李元吉犹豫了下,这个想法还是有点靠谱的,因为这种办法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长安只保留两个总装厂,并对其规模进行扩大,现在的零部件厂,只生产制造技术难度大的主要部件,如方向盘,座椅等相对车辆整体影响不大的零部件,可以分散到长安周边的县去生产,然后在用卡车将这些生产好的零部件运到长安进行总装,而每一座厂只负责几个部件,这样更有利于对质量的把控,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高效率。”李道宗说着。

“这个不是增加成本了吗?”程知节努了努嘴,能在一起生产的,为什么要拆分开?

新建厂房设备什么的也算了,扩产也需要,但这样一来,明明一台卡车可以完成几个厂区之间的运输任务,现在却需要十台卡车来完成,同样的,零部件厂分布在四周,运过来不需要时间啊?

算卡车跑的快,那也需要半天的时间,一来一回,一天没了,时间不要钱?还是烧的煤不要钱?还是开卡车的司机不用拿工钱?

“成本不是这么算的,账面来看,成本的确会增加,但若是产量增加了,这个多出来的成本还是可以弥补回来的。更重要的是,机械厂代表的是朝廷,是雍州府,如果将零部件厂分设在其他县,在人心也是一种收获,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朝廷并没有忘记他们,而为更多的地方提供工作岗位,这也是朝廷正在努力的事情。”马周摇了摇头。

两者各有各的好处,单一的从成本来说,聚集在一起的确有好处。

但是从发展省的角度来说,将其分散开的好处显然更大。

一座分厂,在长安与不在长安影响并不大,算增加的收入,那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