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义欢立刻又站起身来,“走,去大殿!“
来到大殿中,里面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都是西魏境内各个行业商会的会首,他们见高义欢进来,立刻停止议论,呼啦跪倒一片,不太整齐的说道,“小民,拜见大王!“
高义欢笑着一摆手,“大家不要客气,都起来吧!“
高义欢走到王位上坐定,鲁义欢和高兴豪则站在了两侧。
这时等这些商贾站定,高义欢扫视众人一眼,让自己的笑容尽量和蔼可亲一些,“大家不要紧张,孤王召你们过来,不为别的,而是为了给你们一桩富贵。“
说着高义欢一挥手,几名甲士便走下去,给每人手中一张银票。
“这个东西,想必你们不少人都已经见过。孤王开门见山,这是大魏银号发行的银票,面值一两的银票,等于一两银子,可以用来交税,也可以去正金钱庄兑换成一两现银。孤王希望你们能够接受这种银票,允许军民用银票,从你们的商铺购买大米、茶叶、布匹!“高义欢真诚的看着他们,“孤王保证它的价值,任何时候兑换,都是一比一,而且什么时候都能兑换!“
大殿上的众多商人,或多或少的都听到了一些消息,知道西魏要推行银票的事情。
其实当户部在东市开办正金钱庄回购银票时,他们就知道了西魏推行银票的决心。
说实话,这个银票比明朝的宝钞,不知道强了多少,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许诺在好,没人监督,万一西魏疯狂增发,到时兑换不了,怎么办?
殿上没人说话,气氛一度十分尴尬。众人毕竟还要在西魏混饭吃,让高义欢下不来台,他肯定让你一辈子不舒服。
马洪山看了左右一眼,站出来,打破沉默道:“大王的保证老小儿肯定是相信的。老小儿代表粮食行会,认领十万两的额度。“
高义欢虽然信誓旦旦,但是马洪山还是有点怕,所以说自领十万额度,意思就是只接受十万两的银票,要是以后银票价值稳定,那他没什么损失,要是变成费纸,那这十万两全当政治献金,损失了也不心疼。
马洪山一表态,下面便又有人反应过来,杨文昌正要表示愿意认领一定的额度,全当给高大王大婚的礼金了。
这时高义欢却神色很不快的摆了摆手,“孤王不是让你们认领,也不是在敲诈你们。孤知道你们担心的是什么,无非是担心银票多发,最后变成废纸。”
高义欢顿了顿,被说中心事的会首们,都将头低了下去。
“孤叫你们来,是让你们入股大魏银号,藩府与你们共同经营银号。你们还怕超发吗?”高义欢扫视众人道。
马洪山等人一下愣住了,让他们入股,那他们到是不怕超发,反而希望超发,发得越多,敛财才越多,他们分的也就越多。那还真是一场富贵。
这时高义欢却接着道:“银票的发行,归大魏银号,但是发行银票前,必须向正金钱庄,缴纳一定数量的白银做准备金,由正金钱庄根据市场上银票的价值来批准,发行银票和准备金的比例。”
听了高义欢的话,马洪山皱起眉头来,意思就是大魏银号负责发行银票,但是发行多少确是由正金钱庄来决定。
银票发行的多,大魏钱庄受益,但是作为稳定银票价值的正金钱庄肯定就不乐意,必然会加以控制。
正金钱庄降低准备金,银票多发,正金钱庄并不受益,反而会承受银票贬值的压力,因此正金前庄有约束大魏银号的动机。
在说藩府不完全掌握大魏银号,发票得同参股人商议,发多了得官府掌控的正金钱庄来买单,自然不会愿意看见银票的信誉崩溃。
马洪商微微沉吟,高大王都这么说了,看来是铁了心要推行银票,除非是不做生意,否则不可能和藩府抗衡。
他仔细想了片刻,这个方法其实完全可以接受,“大王,粮食行会从今日起,全部接受银票。不过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老小儿希望能循序渐进!”
~~~~~~
在高义欢筹钱,准备打吴三桂时,在绵州的吴三桂打了个喷嚏,吩咐牛金星道:“高义欢这个人不能信,本王一入川,他就断了本王的补给,本王必须找个靠山才行。军师,你派个人去南京,面见大明皇帝,就说本王转战千里,终于逃脱满清的监视,现在决定重归大明。”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定阅,求书单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