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2 / 2)

重回九零 怀愫 2215 字 19天前

“那是她自己这的生意,我可不插手的。”江烨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脸上都是笑,觉得自己老婆,跟人家的老婆,不一样。

林文珺瞥他一眼,就让他得意。

她指挥江烨:“车上的礼品盒你怎么没拿下来,我送给大伯大伯母的,都是我自己公司的产品。”

江烨知道她就是故意的,刚刚不说,他只好站起来,跑到车边。

一圈孩子正围着车子往里看呢,看见江烨过来,都散到一边,等江烨走了,就又围上去。

茶叶紫砂壶,还有一条丝绸围巾,江大伯看林文珺目光,从第一种不同,变成第二种不同。

等到开饭了,女人和孩子自觉去坐另一桌。江大伯把林文珺请到这桌来,她突然变成了有“发言权”的女人。

江烨早早就坐上去了,他旁边是个半长头发的“艺术家”,江烨跟人家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林文珺这下懂了,他跑回村来,不是为了捐钱修祠堂,他是想认识这个人。

等到热菜上第二轮的时候,那个“艺术家”已经喝得脸上发红,江烨说:“不怕,我们俩喝,我老婆会开车。”

到第三轮,那“艺术家”说:“我要见我哥,还得我哥的秘书安排日程,我的电话打过去,也是秘书接。”

江烨手上那杯酒,喝得就慢下来了,搞了半天,原来他也见不着他哥呀。

江大伯站起来了:“今天大家来,就是一起讨论讨论重修祠堂的事情,族谱呢也好多年没修了。”

江烨意兴阑珊,旁边那个长发艺术家,已经晕陶陶的,接不上话了。

村长也站起来,话说了一箩筐,等大家表态。

林文珺先开口:“我跟江烨商量过了,一样是捐钱,我们打算把钱捐给江烨的母校,给孩子们添些体育设施和图书什么的。”

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长大了,别跟他们的父辈一样。

第138章 造福乡里 妹妹不是小笨蛋。

反正这钱逃不掉, 捐学校不比盖祠堂好千百倍?

江烨笑着点头,什么时候就商量好了?她连说都没说一声!

但老婆话都说出去了,他肯定不能当众拆台, 于是就笑:“是, 我们商量过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嘛。”

他说完看了林文珺一眼。

她刚刚那句话的意思, 可不是捐钱, 是直接捐东西。

林文珺一开始想的就是直接捐物,她从去年开始资助几个贫困生,除了每年两百块钱,她一开始还想多捐助一些生活费。

改善她们几个的生活条件之类的,但基金会对接的支教老师告诉她, 最好是能送东西, 换不了钱的,女孩子用的。

比如衣服鞋子, 江宁穿的那些不合适, 漂亮是漂亮,但没那么结实。她们需要耐用的,能穿很久的。

江大伯和村长压根没想到这一出, 村长连那个南宋画家的老祖宗, 都还没能提到一嘴呢,怎么就把整个节奏打乱了?

村里什么人说话声音响, 有钱的,有权的,有名气的。

村长是有权,小学校长有名气,他都当了几十年的校长了, 江烨读书那时候,他就是校长。

那会儿只知道这个孩子皮啊,下河摸鱼上树打鸟,什么淘气的事儿没干过,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还混成老板了。

林文珺说完,小学校长先笑:“好事啊,好事。”

村里的小学校舍刚翻新过,设施之类的得等上面拨款再慢慢添置,江浙一带已经算是富裕的,但也不可能每个学校要什么,立刻就能发下来。

民间捐助好啊,而且还是成功人士回来捐助母校,对孩子们有鼓励教育的意义。

老校长笑眯眯的,他都听见了,村长要是说别的,他第一个不同意。

哪家孩子不读书呢?

江烨这么大一只肥羊,没能薅着羊毛,接下来就是一百两百的,还有五十二十的。江大伯看看江烨,他还没开口呢,林文珺的目光就看过去。

江大伯一辈子没出过村,哪见过这么厉害的女人,看她这样子就知道不好惹,肯定就是电视里拍的那个“女强人”。

林文珺不光说,她把想捐点什么,告诉村长了。

篮球筐、篮球、乒乓球,问清楚小学有几个班之后,她还想捐赠几台投影仪,现在老式的那种投影仪。

得拉块幕布,幻灯片放在上面,投到白布上。

江烨这个人,傻大方的时候是大方,但他也抠门,捐了一笔,他就不肯再捐第二次,顶多凑个数,修祠堂别家出二百,他出个五百。

江烨凑近了问她:“你怎么想到这个了?”

“不好吗?再拍点照片,给你发个锦旗。”

江烨是尝过这种甜头的,他后来也琢磨过味儿来了,王志国说的那个造桥的工程,本来上面也要找他。

他连着两年上过新闻,市里一有什么安全培训,农民工和乐的拍摄,先想到的就是打电话给他,他工地上这些都是现成的。

江烨看了眼已经喝高了的“艺术家”,跟老校长说:“您看,要不然请个名人给学校题字吧。”

“艺术家”的母校是这里,他哥也一样啊。

要不是乡村小学的教育启蒙,他哥能考到北京?当官的两袖清风,不能捐钱,那就题字嘛,以乡亲们的名义,要个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