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一当铺,里屋的包房,仲逸正与袁若筠说着仲姝的终身大事,老姜头向罗英教着当物估价,孙管事趴在桌前扒拉着算盘,两个伙计打扫着桌椅,谁也没有在意时常来这里的“许公子”。
仲逸深知:剑术、谋术,外加**之术的师姐根本不会与袁若晗有结果,而袁若筠对此毫不知情,总觉得他这位兄长人见人爱、有媒必成的主儿。
二人各执一词,袁若筠自然说服不了仲逸,而仲逸又不能说出实情,当他听说这个袁家大公子袁若晗已有一房夫人时,便直接甩袖而去。
袁若筠见状急忙追了去,众人不知他们“表兄弟”俩是为何争执,说说笑笑指点几番,便各自忙去了。
“你去哪里?”,出了门,袁若筠向仲逸喊着。
仲逸头也未回:“去袁侍郎大人的府”。
“不行,不行,不能去我家”,袁若筠急忙追了来,挡住他的去路:“我只说阿姐是我在京城的一个好姐妹,可没说与你的关系”。
见仲逸不解,袁若筠便继续道:“还有,次,师父的师父来我家里,好像也没有对爹爹说起阿姐的事”。
仲逸一听此言,立刻停下脚步,稍后便继续走去,愣是没有说一句话。
“师父,你可想好了,若是你去了,咱们开当铺的事儿,可露馅了”,袁若筠既是替仲逸担心,也是替她自己担心:原本也不指望当铺能赚钱,是害怕爹爹知晓后的那一通骂,唠唠叨叨,简直要死人的。
“现在想起叫我师父了?”,仲逸边走边说:“去贵府对面那家酒楼,师姐出来我也好接应不是,我这不是怕出什么事吗?”。
袁若筠一听笑了:“我当是什么事呢,放心吧,我堂堂袁府,不会有人欺负阿姐的,我兄长更不会了”。
这话说的,仲逸哭笑不得:还是祈祷你兄长不受师姐欺负才是。
好好好,先去了再说吧……
袁府,仲姝见袁若筠迟迟不回,便猜出了个大概,正欲起身回家,却见一名年男子走了进来。
不用说,此人便是袁若筠的兄长--------袁若晗。
兄妹间还果真有几分相像,袁若晗长得还算俊朗,只是常年读书为官的缘故,似乎有些清瘦无力,不过举止优雅、气度不凡,一看是大户人家的做派。
之前,袁若筠已向兄长说过她有个好姐妹到了待嫁的年纪,如今这年月,男人娶个小的不是什么大事,当时还以为自己这个任性的妹妹开玩笑的,结果还真把人带来了。
袁若筠今日并未提及此事,但之前仲逸曾提过袁若筠想将自己与她的兄长撮合之事,她借口离开书房后,仲姝便猜出一二。
大家都是聪明人,心照不宣,还得要将各自的戏唱下去,也算是不枉袁若筠热心一场。
袁府,自然袁家人是主人,自然要先开口:“莫非这位姑娘是筠儿经常提起的好姐妹?袁某这里有礼了”。
仲姝早已缓缓起身:“袁大人有礼,筠儿妹妹相邀来袁府做客,不成想到了大人的书房,多有打扰”。
袁若晗随意向仲姝望了一眼,急忙将眼光避开,心里却暗暗一惊:清秀优雅、超凡脱俗,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筠儿什么时候结识这样的女子,还姐妹相称?
咳咳,袁若晗有些尴尬,他随意客套几句,示意仲姝坐下说话,下人才换过热茶,他急忙向仲姝添水,堂堂袁大人,竟然有些不自在。
“不知姑娘祖籍何处?家人都在何处做事?”。袁若晗只得随意问道。
仲姝不慌不忙:“筠儿妹妹没有告诉你吗?”。
袁若晗苦笑一番:“我那个妹,风风火火的,一天竟做些不着调的事,她并未告知详情”。
“哦,原来是这样”,仲姝略显为难:“既然如此,还是等筠儿妹妹回来再说吧,一个女子家的,有些话总归是不好说的”。
礼数多了是好,女子可以足不出户,可以不说芳龄,若是没有父母在身边,家之事也可以不说,反正有父母做主嘛。
“那是,那是”,初次见面,袁若晗也不好多问什么,只得再次转移话题:“听说姑娘采过人,平日里读些什么书?”。
在礼部侍郎儿子的面前,仲姝只得谦虚起来:“圣人之言、诸子百家,只要有合适的便会翻翻,不过大多不知其意”。
诸子百家?这到底是谦虚,还是不谦虚?袁若晗随便这么一问,倒是看出仲姝另外的采---------如同男子般的采。
如此一问一答,好没乐趣,仲姝见这位袁大人无话可问,看来这位礼部侍郎的公子确实不太健谈。
只是今日恐怕要让他难堪了。
被动变主动,仲姝缓缓开口:“听令妹所言,大人是吏部郎,官居五品,吏部主官天下百官的升迁、考核,事务繁巨,我有一事想请教”。
呵呵,袁若晗立刻来了兴致:别的不敢说,这吏部的事,事无巨细,他心里明镜似的,既然这么问了,那也不要说自己是显摆了。
“恩,袁某吏部做事多年,姑娘有什么话说吧”,袁若晗信心满满,充满期待。
谁知仲姝随意这么开口,却是问道:“眼下北方边疆不稳,会不会有战事?若是真打起来,当是以骑兵为主,还是步兵共举?粮草供给如何?沿线的百姓如何撤防?北方除了鞑靼,还有女真一部,二者该如何协调?”。
……
一阵沉默,原本满怀信心的袁若晗,此刻脸一阵青一阵白,自己身在吏部,这边防战事有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关他吏部什么事?
一个纤纤女子,如何得知的北方战事?况且对用兵之道如此熟悉,尤其是鞑靼与女真二部,一般的官员都不曾想到。
骑兵还是步兵、粮草供给、百姓撤防……
袁若晗心里都要起了鸡皮疙瘩:“这是个什么样的女子?”。
见袁若晗如此为难,仲姝微微叹口气:“前几日偶然在街闲逛,看到边关加急信使,飞马沿街而过,路人纷纷说起北方战事,我才知道其一二,平日里看些了书,心里有些疑问,便向袁大人说起,冒昧之处,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