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东征陇右(二十八)(1 / 2)

灭明 蓝盔十九 1737 字 22天前

根据行军地图上的指示,清水县在清水东岸,李自成便沿着渭水一路东行,过了渭水与清水的交汇处,方才渡过渭水,切入清水流域。

八月三日午后,李自成终于赶至清水县。

留守在清水县的骑兵,只有两个小旗,这在陇右的最东面,朝廷军队的重重包围中,显得特别的孤单,也特别危险,一旦遭受攻击,不但没有援军,连逃跑都没有机会。

李自成来到清水县,立即整顿军营,让士兵们安营扎寨,同时,让原本驻守清水县的骑兵,回到刘云水的身边,将大军来到清水县的讯息,知会刘云水与李过。

清水县被刘云水、李过拿下后,知县拒不投降,被刘云水当众砍了脑袋,现在处于权力真空状态,只有钱粮师爷一直悉心看守县衙,李自成便破格提拔他为清水知县,让清水县衙重新运转起来。

县里的钱粮,原本是预备上交巩昌府的,现在不用了,直接由李自成接管,用作天命军的粮饷,也省却了运输上的时间与损耗。

从清水县至固关一线,沿途的驻军就交给邱时可了,清水县将是天命军在关山道的粮食中转地,集中了两个百户,由邱时可亲自驻扎,沿途的长宁驿、马鹿驿、老爷岭、安戎关,都有士兵驻扎,扼守南线与中线的长宁驿,也是驻扎了一个百户的士兵。

大震关虽然名头极大,但自从有了安戎关,它就基本上报废了,东有固关,西有安戎关,实在没有修复的必要了,不过,如果关隘的城墙尚在,可以简单修复一下,做为驿站也是好的,就叫大震驿吧,这样从清水县至固关,沿途有了长宁驿、马鹿驿、老爷岭、安戎关、大震驿,基本上每隔三十里就有一个驿站。

在关山这样的山谷中,三十里差不多是运输队一日的路程,将来运送粮草就会便利许多。

四日下午,周宾押着将近两千的战俘,也是赶至清水县,李自成将接管战俘的事,交给陶智勇,命他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搞定这些战俘,为天命军所用。

次日早饭后,李自成带着马有水部的士兵,押着粮草,加上所有的战俘,超过四千人的庞大队伍,一路向固关进发。

周宾部并没有随行,而是留在清水县休整,辅兵则将附近的粮草,集中押送至清水县城。

战俘的人数太多,除了周宾带来的,还有秦州卫的战俘,陶智勇属下的七八个百户,也算是战俘,只是他们归降较早,现在不仅看押着其余的战俘,而且以身作则,不断给战俘输灌着积极的影响。

刚刚离开清水县城的时候,还有宽阔的官道,但过了马鹿驿后,已是上山的趋势,山谷也变得狭窄起来,两名士兵勉强可以并肩而行,但战马却不能并辔了,只能一匹一匹先后通过。

两侧的山势虽然不高,但道路开始崎岖不平,不时有山石阻挡在路途上,人马可以通过,但装载粮食辎重的车辆,却是颇为艰难。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李自成舍了辎重部队,只带着马有水部和三四千战俘前行,让押运粮食辎重的辅兵缓缓而行。

进入关山深处,道路越发难行,虽然还能见到官道的痕迹,但当道的山石却是越来越多,山势也是盘旋不定,时而急冲峰顶,直视云霄,时而回旋往复,又俯冲谷底。

李自成锁了眉头,一直在思索脚下的道路,如果是这样的山路,将来运输粮草的时候,的确十分困难,大量的粮食会消耗在运输的途中,天命军比不得朝廷家大业大,无论是运输的人力,还是粮食本身,就禁不起大量的损耗。

唯一让李自成有些安心的地方,便是山谷中早已开辟出官道,虽然损毁严重,但路基却是计较宽阔,如果重新修筑这条道路,难度倒是降低了许多。

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最好的道路,便是官道,乃是夯土而成,使用大量的人力,将黄土一点一点夯实、夯平,甚至连小草都难以生根、发芽。

这种官道也可以穿越山谷,先在山谷中开辟出路基,再用黄土覆盖路面上的碎石,最后用人力将黄土夯实了,就是军队、商贾、百姓选哪个最为喜欢的官道。

但这种官道也有着致命的弱点,由于运输的问题,道路上的黄土不可能太厚,时间久了,碎石就会露出来,就像现在这样,官道要么重修,要么废止。

即便是在平地上,官道也不耐雨水,不用说梅雨季节,哪怕是淅沥沥的小雨,也会让黄土路变得湿滑,甚至泥泞不堪,行人勉强尚可出行,但运输粮食辎重的军车,以及运载货物的商车 ,就只能在半途趴窝了。

李自成想要修筑道路,主要是为了运输粮食,这样的官道,他显然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