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2 / 2)

灭明 蓝盔十九 1828 字 22天前

张凤翼也是没有办法,才下令征调陕西军,盗贼屡扑不灭,崇祯将他召进宫,很是一番批评,给事中周纯修、御史葛征奇等又以战事不利为由,弹劾张凤翼溺职。

张凤翼数次以“年老体弱、不胜朝堂公务”为由,数次请辞,崇祯不允,他被迫做做样子,在北方各地抽调军力,围剿盗贼主力,做出全面出击的态势。

洪承畴还在犹豫,要不要趁着陕西军主力集中的机会,和李自成打一仗,至少要让李自成吐出西安所,消停一段时间。

两个时辰后,山西巡抚许鼎臣着人传讯:盗贼在山西军队的全力围剿下,伤亡极为惨重,但其主力折而向西,请求督军大人出兵阻击,合力消灭盗贼。

洪承畴不禁大骂,如果盗贼伤亡惨重,又何来主力一说?多半是山西军将盗贼驱走了事……

失望的讯息还未结束,不久之后,宁夏总兵马世龙着人送来讯息:河套外的蒙古人逡巡不退,大军实在不敢内迁!

洪承畴脑袋都大了,兵部的命令、山西的请求,让他感觉到,盗贼的形式又危急起来,陕西尚未清静,再要迎来盗贼的主力,他这个三边总督,恐怕就要落得前任杨鹤的下场了。

作为主力后援的马世龙,却是不敢擅离职守……河套的情形,洪承畴是知道,在蒙古人的猛烈攻击下,原总兵贺虎臣战死,朝廷不得已起用了赋闲在家的马世龙,该死的蒙古人……

李自成就在对面,怎么办?

想要与李自成打一仗,恐怕不现实了,先不说胜负,如果士兵伤亡过大,还怎的拦截东面的盗贼?惹恼了李自成,战斗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平息的。

想到天命军的战斗力,他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固关城下,是他永远的痛!

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加上兵力、补给充分,他有信心消灭天命军,然而,盗贼不止李自成这一伙,除了西面,东面盗贼的流窜性、影响力更大,当前最需要解决的,还是高迎祥、张献忠他们!

洪承畴长长叹了口气,五万大军集结起来……这次恐怕要便宜李自成了。

唯一的法子,就是像固关那样,达成一份停战协议,维持现状,暂时稳住李自成,等到高迎祥他们消停了,再回头收拾李自成不迟。

洪承畴立即让亲卫磨墨伺候,给李自成去了一封长信。

在信中,他首先回顾了双方在固关达成的共识,陕西军与天命军一样,都是维护一方安稳,保障属地内政令畅通。

双方根本谈不上友谊,但到了洪承畴的笔下,竟然成了志同道合、友谊深厚的同盟。

最后,洪承畴提出,只要天命军撤回兰州,双方可以避免干戈,属下的兄弟们也不用再流血牺牲,双方可以继续和睦相处。

李自成看了洪承畴的长信,不禁哈哈大笑,大明文官,竟然无耻到这种地步,官兵与盗贼如果能和睦相处,那猫和老鼠、天使与魔鬼,也能和睦相处了。

不过,洪承畴提出和睦相处的建议,正合乎李自成的心思,唯一的不同,便是条件。

李自成在回信中,完全同意洪承畴和睦相处、互不侵犯的建议,只要双方能达成协议,维持现有的地盘,天命军不会再惦记着东面的满剌都营,更不会伤害平凉府中的安王和韩王。

洪承畴接到回信,顿时吃了一惊,李自成表面上同意了他的大部分主张,却是在书信中竭尽威胁之能事。

他原本期望,李自成即便不吐出靖虏卫,也该吐出靠近满剌都营的西安所,然而,李自成却是拿安王和韩王的事,实实在在要挟他。

明知是要挟,洪承畴却无计可施,安王和韩王都是宗室,一旦出现不测,他这个三边总督,就是掉了脑袋,也无法熄灭皇上的怒火。

这个李自成,真是不简单,等高迎祥他们消停了,一定要好好会会他。

洪承畴知道,李自成能写出这种绵里藏针的书信,军中一定有高人,再要多说,也是无益,况且,军情不会给他充足的时间!

他立即给李自成回了信,双方在战斗中形成友谊,实属不易,看在双方以前合作的基础上,他完全同意李自成的建议,双方维持现状,互不进犯,若是出现险情,也需互相协助。

这一次,李自成也是痛痛快快同意了洪承畴的所有建议,自固关之后,双方在北线亦是达成停战协议。

与正式的协议不同,陕西军有天命军之间,并没有一份专门的协议,双方也没有约定执行的方式,一切,就靠着双方的自制力。

如果说,这是一份协议,不如说是一份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