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王徵的光阴(1 / 2)

灭明 蓝盔十九 1736 字 22天前

一觉醒来,李自成又将图纸拿出来看看,他已经决定了,越过水力发动车,直接研究蒸汽机,但图纸上并没有瓦特那种比较成熟的蒸汽机,都是老式的,也不知好不好用,先让王徵研究起来再说。

李自成用毛笔将原图复制了一份,预备王徵生产出自行车后,就让他在兰州进行研究。

毛笔字写起来费尽,又不擅长,没办法,现在没有钢笔中性笔,连铅笔都没有……

李自成忽地一悟,既然没有,为什么不造?他已经准备大力发展兰州,没有工业制造,兰州如何能发展?西宁好歹有了香水、蒸馏酒、肥皂、自鸣钟、皮衣、地毯、葡萄酒、羊毛衫等各种厂家,兰州有什么呢?

似乎只是将虎头山的玻璃厂迁过来,还有一个梳妆镜,只有两个工厂,实在难以惠民,必须增加工厂的数量,让普通的百姓受惠,百姓富裕了,手中有了闲钱,购买力提高了,反过来又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这样想着,又在资料中翻找起来,果然找到了铅笔的生产图纸,还有一种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牙膏、牙刷!

牙膏的生产比较复杂,但主要原料就是碳酸钙、磷酸氢钙、二氧化硅,矿石中都可以找到,只要花些时间,没准还能出现一个大化学家!

按照图纸上的说明,牙刷都是都是塑料制品,这个时代,无法直接生产,不过,根据现代工业发展水平,刷头和手柄可以用竹制,刷毛就用猪鬃,洗净了切割整齐。

李自成隐约记得,世界上第一把牙刷,出现在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的宫廷,刷头和手柄都是骨质,那是宫廷,不计成本,如果要生产出大众化的牙刷,还是用便宜的材料为好。

制造牙刷,最繁琐的是在刷头上钻孔,以及将刷头和手柄打磨光滑,这就交给商家了,也许钻孔机、打磨机就此出现,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关键是如何引导。

铅笔、牙膏、牙刷这三种生活用品,李自成不打算自己生产,他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军国大事上,如果什么事情都由自己来做,不但时间不允许,也不利于技术的发展。

既然自己不生产,那么交给谁来做呢?

李自成忽地想起了即将投入市场的纸币,心中有了主意,奥,还有靖远县的吴家,当日天命军进入靖虏卫,吴家对天命军没少支持,不管吴绅是真心支持天命军,还是迫于形势,被逼向天命军示好,自己总得给他机会,将他真正拉近天命军的盟友范畴。

于是,李自成立即拿起毛笔,给吴绅写了一封长信,为了感谢他对天命军的支持,自己将赏他一份及其重要的技术,让他派出可靠的人手,来兰州生产、销售,保准利润丰厚。

李自成将书信封好,着人骑马送至靖远县,而牙膏、牙刷的生产图纸,这是锁进抽屉中,暂时封存起来。

………………………………………………………………

经过无数次的宣传,兰州城内,对于天命军即将发行纸币的事,已是尽人皆知,自从天命军进入兰州,没发布一道命令,百姓都是翘首以待,但这一次,百姓多半惴惴不安,他们被大明的宝钞坑怕了,即便手中没有余钱兑换,但还是发出感叹:世道真是变了!

身着迷彩军服的天命军士兵,几乎布满了城内的大街小巷,严密监视之下,谁也不敢当众发出怨言,城内也没有发生异动。

虽然面临着被洗钱的可能,但离开了兰州,恐怕连肚皮都吃不饱,再说,百姓们并没多少余钱,纸币与他们的关系并不大。

在郭世俊的协调下,兰州城内最大的四家商户,黄家、李家、刘家、竺家,都表达了对纸币的支持,根据各家实力的大小,黄家、李家各认筹了一万元,刘家、竺家各认筹了八千元。

郭世俊预备一期向市场投放的纸币,总共才五万元,除去四家认筹的三万六千元,李绩部军饷发放了一千二百元,城内官员的俸禄二百元,剩余的纸币只有万余元。

华夏银行并没有挤兑的压力,除了库存的十二万两白银,还有黄家、李家、刘家、竺家认筹的三万六千两白银。

也就是说,四大商户手中的三万六千元纸币,是用银子从华夏银行兑换的,他们得到纸币的同时,也将同等价值的白银交付华夏银行。

现在华夏银行库存的白银,达到十五万六千两,足足是纸币的三倍。

李自成也是惊奇,这一转手之间,华夏银行的库存就增加了三万六千两,这和空手套白狼有何区别?不过,只有维持纸币的信用和价值,华夏银行才能真正成为天命都督府的取款机!

经济学家就是伟大,他们不像科学家那样创造产品,却能让货币发挥意想不到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