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责任(2 / 2)

灭明 蓝盔十九 1877 字 22天前

贺锦先是一喜,随即脸出现了一丝阴霾,道:“可惜了,城破之时,有一万多士兵突围而逃……”

“逃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李自成话锋一转,淡淡地道:“俘获了多少伪明的军队?”

“回皇,俘获的士兵过万!”

李自成心琢磨,被俘一万士兵,伤亡的士兵应该不会少于数千,突围的一万士兵之,又会逃亡数千,高杰部的士兵,恐怕消耗了一小半。

他回过身,看了眼身后的尹先民,道:“降兵现在如何,他们愿意归顺华夏吗?”

尹先民微微低着头,道:“回皇,降兵听说天命军从来不缺粮饷,都愿意归降,不少人还很主动,暂时在营内操训,小人从挑选了六千士兵,正单独操训!”

李自成思索片刻,决定执行原先的计划,道:“将挑选出的士兵,整编为一个团,尹将军暂时出任团长。”

“微臣多谢皇厚恩!”尹先民原本是大明的长沙总兵官,但归降天命军之后,一直没有得到任命,这次成为天命军的团长,总算有了具体的职务,虽然官职不高,心却是十分欢喜。

“至于另外的数千士兵,必须强制退役,”李自成继续道:“告诉他们,愿意去辽东的,每人发给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可以带着家眷,到了辽东,地方官府会给每丁免费发放三十亩耕地,”顿了一顿,又道:“还要告诉他们,先到辽东的,可以优先选择肥沃的土地。”

现在的辽宁省,只有宁远、锦州两府,连同女人在内,不过七十万人口,两府有大量荒芜的土地,如果将降兵迁入辽东,虽然花费一些银两,甚至还要资助迁移途的粮食,但他们一旦在当地落叶生根,会为驻扎锦州的第三营生产粮食。

这样可以减少从京师的运输,加途的消耗,相当于双倍纳税。

最重要的是,第三营很难坚守一块荒地,人口越多,当地会越繁华,不仅第三营的将士不会感到孤单,未来的辽宁省,也会很快兴盛起来。

尹先民虽然不明白李自成的心意,但皇的话,那是圣旨,他只有执行的份,他微微躬身,道:“微臣遵旨!”

李自成当晚在徐州的州衙下榻。

晚饭过后,他展开行军地图,独自观看着,发现徐州是一个直隶州,相当于“府”,只是土地面积较小而已。

思索片刻,心已有主意,便收起行军地图,躺到床,或许是行军的疲劳,不一会儿,便是鼾声如雷……

天明后,李自成再次召见尹先民,向他打听城内的状况,得知原来的知州,在战争失踪了,也有可能是随军突围了。

这样也好,京师有大量的官员等待任命,他这次南下,随军带了不少官员,便重新任命了徐州知州,连同萧县、沛县、丰县、砀山县四县的知县,也是安置到位,让地方官府先行运转起来。

官员们来自京师,对华夏的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李自成还算不放心,让亲兵团长卢阳将他们集起来,详细学习了一日的律法。

李自成自己却是乔装改扮,换诸生的长衫,带着何小米和几名亲兵,去市坊逛了一圈,见市坊如旧开业,百姓们面色如常,这才放下心来。

百姓们的心,根本没有国家观念,也不能怪他们,至皇、朝的高官,下至地方的各级官员,什么时候不是将他们看做贱民?

皇和朝堂的高官,百姓们或许一辈子都见不到,与百姓打交道的地方官吏,在国家的官僚体制,算是最微末的官吏,但在百姓的眼,却是“父母官”,自古“民不与官斗”,可见官员与百姓,是何等的对立?

在和平年代,或许感觉不到,但到了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没有国家认同感的百姓,常常背叛了国家、民族,成为所谓的“han'j-ia:n”,并不是汉人热衷于成为带路#党,而是汉民族历史,从来只有王朝,而没有现代意义的国家,百姓从来只有纳税的义务,而没有主动享受国民的权利。

没有权利,何来义务?

像辽东鞑子麾下的汉人,没有人希望成为异族的奴仆,但大明放弃了他们,他们从来也没有指望大明会解救他们,这样的百姓,能指望他们效忠大明?指望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去反抗鞑子?

在市坊走了一圈,虽然百姓们喜笑颜开,但李自成却是越来越感觉到,推广新式教育,破除愚民政策,让百姓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已是刻不容缓。

或许百姓的觉醒,会削弱部分皇权,但百姓终究会觉醒的,没有觉醒的汉民族,哪一次朝代更替,皇家都是断子绝孙,倒是觉醒之后华夏,破天荒地留下了宣统帝溥仪的性命……

“李自成”已经来到这个时代,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