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火星和木卫一、二那么遥远,米国人也只是派遣探测器去看看,要想人类登陆并且获得一些资源那是许多年后的事情的。
米国对这些数据的保密并不是很看重。
但是这些数据对盘古科技至关重要,火星离米国很远,离盘古科技却很近。
可控核聚变推进器研发成功以后,火星旅行很有可能在旅游类app上线。
哈勃几十年来观察的数据也对盘古科技非常有用,如果量子技术完全成熟,徐利民的量子传输技术或许能够实现,那么哈勃观察的星云或许是盘古科技找查地外生命的原始导航。
萧铭心中还有一个结,潘沙星到底是否存在,在哪里?
先比之下,在月球取得的数据对盘古科技而言也并不是那么重要,毕竟月球被人类探测的差不多了,很多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但是米国最想要的就是宇航员在月球生活了一个月后的一些经验。这对他们的火星计划很有帮助。
盘古科技也和不会吝啬这些技术,就算把这些资料告诉nasa,没有盘古科技的生态舱协助,米国完成火星基地计划,至少得三十到五十年后。
如此计算下来,这样买卖的确是双赢。
在谈判中,米国人并不愿意完全交代技术,特别是火星的相关资料。
当盘古科技方面拿出几张照片后,nasa改变了想法,完成了资料互换。
这些照片是盘古科技蜻蜓摄像机在离夏国登月不远地拍的,这个地点也是米国六十年代登月的地点。
按照米国nasa公布的资料,这个地点有他们废弃的设备,有米国的国旗,有脚印等等人类活动的痕迹。
月球没有大气,也没有风,所以地质面貌是相对平静的。几十年过去了,这些东西应该还在。但是蜻蜓搜索了广大的区域后根本就没有发现任何人类活动痕迹。
这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米国人的登月并不是完全真实。即便米国人登月的确成功了,那么肯定不是每一次它都成功了。
有可能米国只成功了一次,但是宣传了好几次。也更有理由怀疑,米国登月其实一次都没有成功。
这是关系到米国和nasa国际声誉的事,而且盘古科技有100%的证据。
nasa代表将这几张照片收了起来,在资料互换的协议上签了字。
在这样的背景下,宇航大会顺利在江城召开,几天后顺利闭幕。
这一次大会,萧铭没有参加,他优哉游哉的和郑璇雨在江城视察着新能源楼盘的开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