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火相亲水(1 / 2)

大明春色 西风紧 1820 字 20天前

人们沿着运河走,渐渐到了开封城的西边。大河(黄河)就在前方了,中军骑兵护着朱高煦等一众君臣,大伙儿骑马率先赶到了大河南岸。

河堤修得很高且厚,并且有数道平行的防护堤。朱高煦弃马步行,沿着堤坝上的台阶土路爬了上去,众文武也只得跟着他爬坡,没一会儿一些体力不佳的官员就气喘吁吁了。

良久之后,大伙儿才走上了一道河堤。朱高煦长呼一口气,四下眺望。过了一会儿,他便低头观摩脚下的泥土,发现泥土里有很多树枝和麻袋。

这时高贤宁的声音道:“圣上,那是柳辊留下的材料。这地方必定发生过河水决堤,大水泛滥,于是治水官员用了柳辊抢修,方见此枝。”

朱高煦诧异道:“高寺卿竟懂治水?”

高贤宁拱手道:“回圣上,臣只是听人谈论,略知毛皮。不过武德初以来,朝廷改变治河方略,起初倒是臣提的建议。”

朱高煦觉得有点奇怪了,高贤宁既然说“略知毛皮”,还能建议治河的大政方略?

高贤宁遥指东边道:“圣上请看,远处就有一条大河(黄河)支流被堵塞了,数年以来,大河沿岸堵住了不下百条支流。这便是朝廷新政‘建堤束水、以水攻沙’施行的结果。”

他接着说道:“当时山西有个生员,送了一封信到臣府上,提出了这个方略的详细论述。臣便交给了齐部堂。齐部堂联络工部尚书茹瑺等大臣商议,最终决定采用山西生员的办法,奏章乃圣上御笔批复。”

朱高煦没吭声,因为他一点印象也没有、完全忘了,或许批奏章的时候就没有太仔细看。他也记不得是甚么情况,有可能正值北伐、战事分心,而且齐泰等所有人都同意的奏章,朱高煦一般不会驳斥。

高贤宁道:“以前的治水方略是以疏为主,避免大水决堤。这些年诸公才改变了想法,堵塞支流、在大河里聚水冲沙,以降低河床为要。效果立竿见影。”

朱高煦点了一下头,心道:难怪自己登基以来,最多的是地震,并没有人上奏黄河泛滥的消息。

他马上问道:“这个山西生员是谁,人在何处?”

高贤宁道:“信上没有名字,只有‘山西生员’四字落款,臣派人寻访,没找到人。此人应该是个隐士,不愿意入仕为官。”

“还有这种人?”朱高煦脱口道。但他马上想起,高贤宁也是这种人,高贤宁一开始做官是被逼的。朱高煦便换了一个问,“那他为啥要科举?”

高贤宁道:“士绅有不少方便,譬如能携带兵器游历四方。”

朱高煦无言以对,因为高贤宁说得很有道理。他便顺口说道:“派两个去山西寻访,把他找出来,为国效力。”

高贤宁作揖道:“臣领旨。”

朱高煦转头看了一眼陪侍在身边的何魁四,何魁四把腰一弯,神情有点尴尬。

面前的河水湍急,噪音非常大。朱高煦刚才为了让别人听清楚、说话很大声,这时便歇着不吭声了,久久地凝视大河水面。

此时的黄河水、似乎没有几百年后那么黄,难怪人们仍然称作大河。

看了很久,朱高煦顿时有些感概,便转头大声说道:“大明朝以日月为国号,乃火相。”

几个文武纷纷附和。

朱高煦道:“但不可抗拒的是,咱们接下来许多年,必须亲水。这个时代的运输器具,车、马、舟等,只有水运最省力最可持久。国外用海运,国内用河运,这是唯一能维持新政的法子。”

他说罢,忍不住又道:“朕这番话,要传给子孙后人。”

这时,只见侯海已不知从哪里拿到了纸笔,当场就记录起来。侯海不愿回营再记录、难道是因为几个时辰之后他就会忘了?周围的几个人都默默地看着他。

大伙儿沿着河堤往东走了一阵,朱高煦见到南边有挖出来的台阶,他便带着人下去,离开了这里。

回营后,朱高煦决定在此地驻扎两日。因为附近一座仓库,用于囤积从南方运来的军用物资,他想亲自去巡视一番。

当然即便这条运输线路有甚么问题,朱高煦也是看不到的;官吏们肯定会拾掇掩盖、好让皇帝看起来一切都很好,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不过朱高煦也不是来挑刺的,他懒得过问太具体的事务,只想了解一下大致的运作流程而已。

大明十几个省、一千多个县,各项事务多不胜数,朱高煦过问一两件事起不到任何作用。到目前为止,大明君臣最有效的统|治办法,一是整顿吏治、选择有才有德的有志青年掌实权,二是制定符合实际的方略、法令,别的事作用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