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被赵英这张嘴给逗笑了,什么事到他嘴里,都是官家做得对。
他笑着说道:“就你会说,还弃暗投明,不过朕也是能力有限,圣恩眷四海,终究是个空话。”
“会有那么一天的。”赵英乐呵呵的将一箩筐的札子搬到了大宋皇帝的面前,明示大宋皇帝偷懒时间结束,该干活了。
赵桓的文案愈加纯熟,随着《三国通俗演义》的推广,大宋的标点符号终于用到了公文上,句读(dou)号也变成了大宋朝臣们的一种习惯。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韩昉的札子以后放到最上面,朕在沈州这段时间,还能及时应对,等回了汴京,就只能靠他自己了。”赵桓拿着韩昉的札子,赵英居然把韩昉的札子放到了下面。
赵英点了点头说道:“不过官家,韩昉是个燕人,辽国汉儿,现在是金国的贰臣,又是我大宋的察子,说其三姓家奴并不过分。”
赵桓点了点头,对于忠这个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赵英看不起他并不过分。
宇文虚中在朝中也不是很受待见,做御史大夫的时候,经常在朝会上自闭一整天,一言不发。
宇文虚中是贰臣。
虽然一直心怀大宋,由大宋皇帝背书,亲自任命宣扬其功绩,甚至连刺杀郭药师之时,背上被一扎长的铁刺,刺的那一下,都写的明明白白。
时至今日,大风大雨天气,宇文虚中面色就非常苍白,显然是当初的那一刺,并不像他表现的那么轻松。
但是朝臣们对其依旧不太认同。
当初韩昉和刘彦宗两人,拜访童贯,希望可以让耶律延禧到大宋避难,童贯拒绝了,才有了今天韩昉和刘彦宗在金国之事。
这件事的本质,还是赵桓在为赵佶挖的坑填坑。
韩昉有一天能回到大宋,就是赵桓,也只能保证自己活着的时候,能把那群文人的嘴给堵上,但是身后名,他都不敢保证。
章惇南征北战,为大宋开疆辟土,内政军务一把好手,不照样奸臣传待了一千多年?
还有现在的王安石的风评。
王安石郁郁而终死于钟山之时,追赠了太傅,获得谥号文正,配享神宗宗庙,获封舒王,世人皆称呼其为王文公。
等到了蔡京作为元丰党人党魁,执掌新政把王安石的新政霍霍的不成样子之后,迫于压力,赵佶罢黜了王安石的舒王封爵,毁其画像雕刻,配享太庙的尊崇也被撤销。
现在大家都用王介甫,半山先生,或者临川先生来称呼他。
赵桓能保得住宇文虚中、韩昉这样活着的时候,荣华富贵尽享,但是身后名之事,他也管不了太多。
赵桓摇头,大家都还年轻,想那么远,也无用。
“给韩昉写封迷信,告诉他代朕牧狩金国百姓。”赵桓将手中的札子放下。
韩昉真的被封为了忽鲁勃极烈,充满智慧的统领,称文帅。
他现在很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