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科考试虽然有四场,但只考两天,进士科和明经科则是要考三天。
由于第一天不少人被取消考试资格,加上锦衣卫的不留情面,后面两天舞弊的人少了很多,不过迎来的却是哀声哉道。
在以前,科举考试的进士走后门的极多,一届进士三十人,可能有一半都是走后门的。不是哪个宰相的子嗣,就是哪个世家大族的核心子弟。
到了后面,科举就成了走走过场,本来每年招的人就不多,世家子弟又喜欢走后门,寒门子弟考上进士可为难上加难。
今年的科举考试则是很严,抄袭几乎不可能,锦衣卫的士兵都死死的盯着那些考生。由于锦衣卫的人基本都是普通家庭出身,对于世家有着天然的不信任,那监考的严厉程度可想而知。
除了监考严之外,阅卷也有些改变。
糊名制就别说了,肯定要实行,不然阅卷人员看到自己亲戚的答卷岂不是可以乱给分。
除了糊名制外,还有就是两套班子阅卷。就是一套卷子,有两个人阅,实行百分制,若是分值相差太大,则交由主考官决断。
而且试卷的下发,也是随机。
这些办法虽说不能百分百杜绝舞弊,但也能最大程度保证公平。
“王博士,你的卷子中可有水平高点的诗?我这发现一首还算可以的。”
阅卷的地方在太极宫前殿的翰林院内,阅卷人员由国子监的博士、助教以及翰林院的学士组成。
阅卷是个枯燥的活,所以期间这些阅卷人员中自然相互交流,遇到拿不准的,也可以商讨。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国子监博士,看到眼前的试卷,露出了笑容,虽说这赋的水平一般,但却是他阅过的试卷中,一首比较有水平的。
倒不是之前的那些不好,进士科考生写出的诗词,要比明经科的水平好,明经科又比秀才科好,这指的平均水平。
同样时务策也是如此。
“还行,有两首还可以,虽说不是绝世之作,但也是难得的作品,临时写出这么一首还算不错的诗,那考生还是有些水平。”旁边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抬起头说道。
“我这有一首,诗写的可以,就是赋有点差劲,都怀疑不是一个人写出来的。真不好评分。”中年博士面露难色。
“哦?还有赵博士拿不准的?老朽看看!”能当博士的人,也不是普通人,基本上都是通过了科考的人,要么进士,要么明经。
白发博士接过试卷一看,顿时愣在那里,指着试卷,脸色大变。
“王博士,你这是?”中年博士有些不解为什么对方这个反应。
白发博士反应过来,脸上不禁冒着冷汗,连忙从自己阅过的试卷中找到一份试卷,拿出来放在面前,面如土色,语气有些颤抖,“你看!”
中年博士疑惑地看了过去,看到另外那张试卷的诗,不禁念了起来。
“移舟水溅差差绿?”
念到这儿,中年博士连忙看向自己拿出的这份试卷,两张试卷明显不是一个人做的,赋不同,但是诗却一摸一样。
两人对视了一下,都发现了对方眼神中的惊慌,很简单,事情大发了,有人舞弊。
这肯定瞒不住,后面还有人要查全部的试卷,肯定会发现有两张试卷的诗一模一样。
两人没有想隐瞒,连忙汇报了上去,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李磎吓得脸色苍白。
要不要这么整人,这是新帝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科考,就出现这种事?
查,一定要查。
对于李晔的脾气,李磎知道,这件事他不能隐瞒,必须查出来。居然敢顶风作案,简直是没把他这个礼部尚书放在眼里。
很快彭王和李惕也知道了这个事,三人是这次科举的负责人,出了事,三人都跑不了。
在李磎的命令下,阅卷老师就开始查起跟几千份试卷,特别是诗赋。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仅仅是这首名为《荷叶》的诗,就有数十人抄袭,虽说题目不一样,但内容一模一样。还有近百人存在雷同,有些是改了几个字,有些换了个修饰语气,在场这些阅卷官也不是傻子,都是有真材实料的,一读就知道都是根据原版的《莲叶》来的。
李磎以及那些阅卷的人都意识到事情大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