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节(1 / 2)

“也没什么好建设的,设施设备都在,只不过没有资金支持后续研究。”

拆东墙补西墙,姜部长知道为什么当年老部长退休的时候跟小学生放学似的开心了。

没钱事多,这就是个烂摊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总是得要努努力才是。

阮文想她可真是大胆了,可自己这也是被人拉上贼船了。

“那这资金挪用,您能做主吗?”

她听到电话那头的轻笑声,“你觉得呢?”

阮文很是老实的回答,像一个乖宝宝,“我觉得可以,如果可以的话,我只需要六千万美元的预算,剩下的四千万可以留给研究室用来进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

敢把这话说出口,阮文觉得好像也没那么大不了的,“我这也算是帮您解决问题,所以您看能不能给我点政策上的支持,起码您开个会表示下,让我能吓唬吓唬那些厂长们,这也是为了更好的推广数控机床着想,不然到手的都是坏机器,派不上用场,最终损害的还是国家利益。”

说完这话,阮文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等待着姜部长的回应。

“阮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出事了,很可能牵连到你。”

阮文想了想,“我又没跟你行贿,而且我也不是存私心,我想即便是您遭受严刑拷打,也卖不了我。”

这话引得一声轻笑,“你说得对,你这是帮我解决麻烦,我还能出卖你不成?”

他看了下墙上的挂钟,已经十点半了。

这通电话打了将近半小时,倒是解决了几件麻烦事。

“我明天去京郊的机床厂参观,差不多后天就会有新闻见报。”

“好嘞,那就辛苦您了。”

辛苦?

姜部长看着挂断了的电话,他是在其位谋其政,有什么好辛苦的?

阮文图什么呢?

她说的没错,她参与到数控机床这个行当里来,的确没什么好图的。

即便是和齐齐哈尔的那个机床厂合作多,但她这么做明显不是为了那个厂子。

东北的经济形势如今还好,但是发展势头却也不如前些年。

根据数据就能够看得出来,而且现在国企普遍出现了一些小问题,这些小问题看似不严重,可问题就是滚雪球,会越来越大,以至于发展到最后,相当难处理。

齐齐哈尔那个机床厂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搞了个奶粉厂,把工厂里的压力转移,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完美的转型。

听说当初梁晓整顿工厂的时候,阮文也有出谋划策。

她图什么?

把整个东北的机床厂变成自家后花园吗?

瞧着这些年的发展,可看不出来阮文有这野心。

第349章 349一巴掌

沈所长没想到阮文挂断电话找厂里的保安借了辆自行车,就去其他机床厂了。

沈阳这边机床厂好几个,阮文出去的晚,能拜访的也就那么两个而已。

只不过出师不利。

俩厂子招待阮文时倒是客客气气,但国营工厂的人向来只看政策,即便知道阮文的确有些能耐,但人压根没放心上。

毕竟又不靠阮文吃饭。

阮文不着急也不恼,第二天继续拜访其他家。

东三省那么大,机床厂零散分布在各地,阮文从骑自行车到从114所借车去外地。

折腾了一星期,联系上了六家已经能生产数控机床的机床厂,又联系了九家准备生产数控机床的厂家。

回到沈阳时,她刚到招待所没多大会儿,沈所长就过了来。

像是在这里安插了暗哨似的,密切关注着阮文的动向。

“你之前走得急我也没顾得问,这些天那些工厂一个个的往我这里打电话,都是找你的。”

阮文嘿嘿一笑,小谢老师是把这些工厂看得透透的。

“让我猜猜,是想打听部里头到底什么个意思对吧?”

沈所长觉得,阮文肯定和姜部长聊了什么,不然怎么第二天姜部长就去参观了一家机床厂,还跟厂长说,“不止要面向国内的大中小企业,还要严把质量关,把这些机床销往海外。”

对于大大小小的机床厂来说,这可不止是一两句话,这种话敢说出口,怕不是就有后续的政策支持。

偏生阮文又先后造访了几家沈阳的机床厂。

她在东北这边搞出动静来,难怪其他工厂都着急找她呢。

“你没去齐齐哈尔?”

“没有啊。”阮文眨了眨眼,“梁晓那边不用管,人家本来就跟国外有贸易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