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每况日下(1 / 2)

虎啸长空 欧阳锋 1714 字 19天前

就在陈泰文他们躲避着空难,在西南联大坚持学习的时候,中国历史上又为大汉奸汪精卫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1940年4月26日这天,汪精卫带领着他手下的一干伪政府成员在南京举行了“还都”典礼。

汪精卫在典礼上讲话称,要与日本共同建设东亚,实现大东亚共荣,跟无耻的是,汪精卫还在这一天发表了题为《罪己的精神》一文,在这篇文章里,汪精卫明确表示,要以“罪己的精神”担负起和平建设的“责任”。

什么是“罪己”?为什么要“罪己”?中国本就是被日本侵略的国家,现在汪精卫竟然要“罪己”,这是几个意思?难道中国人反抗侵略,反而有了罪过?难道日本人的铁蹄蹂躏着华夏大地,中国人就应该当日本人的奴隶不成?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重庆蒋介石行营内,蒋介石仰坐在书桌后,书桌前,一个身材微胖的将官肃然站立,看着眼前的蒋介石,他大气都不敢长出一口,他就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心腹之一,国民政府情报机关军统局副局长——戴笠。

蒋介石在大陆时期能够掌权长达20余年,与他手下两个重要部门密不可分,分别是军统和侍从室。军统是情报部门,专门搜集情报与搞特务暗杀活动。侍从室是蒋介石的权力枢纽,所有国民党党政军机关都要俯首听命。

良久,蒋介石叹息了一声,对戴笠说道:“去年3月,你派遣陈恭澍等人潜入越南狙杀汪精卫,但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今日,汪精卫沐猴而冠,接下来你该怎么做?”

“委座放心,雨农已经有所安排。”戴笠自然知道蒋介石是什么意思,在汪精卫搞什么“还都”典礼之前,他在南京就已经开始布置起了刺杀计划。

蒋介石点点头,站起身子踱了两步后,又目光炯炯地对戴笠说道:“目前,我们正在与美方进行接触,希望能重建空军,航校那边你也要盯紧点,我担心有不法份子趁机搞破坏。”

“额。”戴笠一下没有反应过来,刚才他的脑海里还在飞快地调动着有关南京方面的信息,好准备接下来回答蒋介石关于刺杀汪精卫的问题,他没想到蒋介石的思维跳跃性这么大,一下就从南京调到了航校。

说实话,对于昆明航校的事情他还真没怎么过问,身为军统副局长的他,每天所安排的事情不知凡己,有所疏漏也难免,但平时也就罢了,现在他面对的这个人可是中国最大的独裁者,一言能定他生死的人物,在蒋介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内心就已经有了打算,必须马不停蹄地加强对航校的保卫工作。

“嗯?”看到戴笠走神,蒋介石不满地冷哼了一声,有人评价过蒋介石这个人,说他是三流的统帅,一流的政治家,戴笠这一出神,就被蒋介石看出了问题。

“回委座,因为最近国内局势陡然严峻,雨农力有不逮,实不相瞒,雨农确实对于航校的保卫疏忽了,另外,涌往西南的难民已经逐渐增多,还请委座早做准备。”

不得不说,戴笠能坐到这个位置上肯定有着他的过人之处,他先是承认了自己的过错,然后又抛出了一个心的问题,随后更是将一份报告恭敬地递给了蒋介石,替他分析起了难民的情况.....

再看昆明这边,陈泰文他们今天都没有上课,前一天的轰炸损坏的校舍太多,而且越老越频繁的轰炸让政府和学校领导陷入了忧虑当中,西南联大已经不安全,再上课的话可能会造成大量伤亡。

因此,陈泰文他们放假了,毕竟学校校舍要整修,学校领导要制定下一步的学习方案。

“海洋,今天昆明城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多难民?”刚从后山练功回来的陈泰文和李海洋走在昆明的街道上,看着道路两边瘦骨嶙峋的难民,陈泰文皱着眉头问道。

李海洋也摇摇头,不知道具体情况,刚想往前走两步,却发现刚刚还坐在地上的难民纷纷朝着北城门的地方跑去,似乎那个地方有什么东西在对他们散发着致命的诱惑一般。

陈泰文和李海洋对视一眼,也朝着城门口奔去,对于今天出现的异状,他们两人都感觉到好奇。

堪堪走到城门后,陈泰文和李海洋便知道为什么难民们会往这里涌来了,因为在北城门外有人正在施粥赈灾,而这个赈灾的人他们俩还认识,那就是肖家的公子哥儿肖青。

“肖青,这是怎么回事?咱昆明怎么来了这么多难民?”陈泰文现在已经对肖青改变了看法,之前他对肖青不够了解,现在看来,肖青也只是不爱读书,又纨绔一点罢了。

肖青一边给难民们施粥,一边咬牙切齿的说道:“还不是狗日的日本人,现在他们战线拉的太长,只能占据一些大城市,所以从去年秋天就开始搞“三光”政策,现在更加变本加厉,他们制造无人区,老百姓们眼见没了活路,就只好朝着相对安全一点的大西南涌来了,重庆的难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