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节(1 / 2)

被指派的仆妇是个沉稳可靠的,知道温蕙身份特殊,打起精神引着她逛园子。

宁家的园子在京城也有名气,尤其其中的假山,堆叠造型得分外有灵气。

温蕙欣赏着,偶尔点头赞一句。

假山石林中也有旁的客人在观赏,三三两两地,认识的便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温蕙与她们擦身,若袖角碰上,便互相倾身行个礼,微笑过去。

她目光在假山中搜寻,忽然看到一个石青色比甲的妇人从假山石后探出身子,给她打了几个手势。

是监察院的手语,来之前霍决跟她说过的。

宁阁老这等人物家里,监察院送进去的人简直不要太多。而且都是真正术业有专精的梢子。

重臣大员的家里,都是这样。所以文臣极厌监察院,当然是有原因的。

只监察院是皇帝的眼睛,皇帝的耳朵,皇帝的刀。皇帝孤家寡人,身在禁中,若没有类似监察院这样的机构为他充当耳目,便要成了聋子瞎子,只能看到文臣让他看到的世界了。

温蕙颔首,往那梢子指引的方向行去,很快看到一座三间的暖阁,门窗槅扇都敞开了,里面坐的都是年轻的妇人。

温蕙眺望,道:“那边好热闹。”

仆妇打眼看去,便明了了——霍夫人虽然身份高,品秩高,终究她是个年轻的妇人,还是喜欢和同龄的女子在一起。

便笑道:“那间暖阁烧了地龙,正是用来赏石林景色的,夫人不妨去里面歇一歇。”

温蕙从善如流,由她引着过去了。

一进去,仆妇便为难了。因人多,能坐的地方都坐了人,还有三三两两的人站着聊天赏景。

但总不能让霍都督夫人也站着。

正发愁,忽然一个丫鬟端着饮子洒到了一位客人裙子上。丫鬟立刻请罪,那客人颇不快,只也不好在人家寿宴上发作,由旁的丫鬟引着去收拾去了。

失手的丫鬟收拾了东西,端着托盘往外走,擦肩时给温蕙使了个眼色。

温蕙便朝那空出来的位置看去。

仆妇一看正好,引着她过去坐下,对旁边一个非常年轻的妇人道:“九姑娘,这位客人……”

宁菲菲刚安慰了那个湿了裙子的客人,才转头跟另一边的人说了两句话,便听到人唤她。转头,见到是祖母身边一个颇有体面的妈妈,顺着她的手看去。

空出来的位子上坐了一位丽人,容貌甚美,正抬起手打断了仆妇要说的话。

“你回去禀报吧,就说我在这里,十分自在的。”她道,“不必时时跟着我。”

霍夫人的身份要是说出来,屋子里旁的人怕是不太敢跟她说话的。仆妇十分知情识趣,便不说了,只说:“这位是我们家的九姑娘,翰林院的陆探花,便是我们九姑爷。”

宁菲菲会意,特意介绍她,便是让她帮忙招呼这位客人。

她打量这丽人两眼,笑道:“这位夫人面生,怎样称呼?”

“我夫家姓霍。”丽人道,“夫人的夫君便是陆探花吗?”

提起夫君,宁菲菲有些羞涩也有些骄傲:“正是。”

霍夫人只说了姓氏没有多说,宁菲菲便没有追问更多。因这暖阁里都是比较年轻的妇人,其中一些是跟着婆婆来的,丈夫可能只是举人,尚未入仕,自己也没有诰命。不追问,免得对方尴尬。

其实若谈得来,不需追问,人家也会主动交待身份的。

与熟悉的人,可以聊聊京城人家、熟悉人物。与不熟悉的人,且得先从诗茶酒花上开始话题。

拉开聊两句,霍夫人都能接上。她人很温和,生得也美,很快就让宁菲菲觉得亲切。

略熟悉了些,霍夫人道:“陆探花簪花游街的时候,我也去看了。探花穿红衣真好看,听说陛下也赞他是‘人样子’。”

宁菲菲矜持地谦虚:“夫人过奖了。”

只那眼睛又亮又闪,全是少女的小骄傲。

温蕙凝视了她片刻,微微一笑,道:“夫君要是生得好看,每天光是看着他都很开心了吧?”

简直说到宁菲菲心里头去了。

“是呢。”宁菲菲的笑是再也藏不住了,那笑靥发自内心的甜美,让人看了都会受感染。她知道自己情绪外露了,也有些不好意思。

只这下,打破了隔阂,亲近了许多。

她心里有问题,只这问题又不好发问,怕得到不好的答案。只用闪亮的眼睛看着温蕙,欲言又止。

温蕙失笑,道:“我夫君也生得很好看,我可喜欢看他了。”

宁菲菲掩袖而笑,她生活婚姻都顺利,心思还十分简单,顿觉霍夫人十分懂她,俨然一个知己。

她二人的话却被旁人听到了,什么时候,都永远不会缺讨人厌的人。

便有人道:“陆探花自然是生得美,听说陆大姑娘也生得一等一的好看,因她生母也是个美人呢。菲娘怎地不带她出来与我们看看呢。”

那眼神斜斜,笑里带着揶揄,隐含挖苦。原是个与宁菲菲从前便有些龃龉的人,如今更是嫉妒她嫁得好。她自己的夫婿只是举人,还在苦读。

她暗暗挖苦宁菲菲给人做后母,原是想给宁菲菲添堵,只不想,坐在宁菲菲身旁与她说话的丽人眸光射过来,竟有几分凌厉。

她吓了一跳。看这人,却又不认识。她也是高门之女,京城中有头脸的年纪差不多的,基本都认识。这人却是谁?

宁菲菲大大方方地道:“我们大姑娘生得可好了。她还随了她父亲,头脑极是聪明的,小小年纪,一笔字已经比我还好。她现在有孝在身,除了她伯祖母那里,她是根本不出门的。”

宁菲菲又道:“大姑娘年纪小呢,再过个三四年吧,我自然带她出来走动。到时候姐姐就知道大姑娘多么灵慧敏秀、知书识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