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反驳?难道又在肚子里憋坏水儿?
不过,士子见严宽依旧没有要说话的意思,摆明了是在等自己把所有的话说完,顿了顿之后,他还是咬牙说了出来。
“看来新世侯对学生的观点也颇为认同,既然如此,那新世侯为什么要进行科举制度变革?”
听到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严宽微微点了点头,抬头看了那人一眼,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个微笑,从容的说道:“其实也很简单,你说的没有,科举之道的确在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政学一体化为天下。
可是我问你,这些东西和科举制度变革有什么关系吗?
明算、名医、明法这三个科举为什么不能实现你刚刚说的科举之道呢?
甚至于,在我看来,你说的那些观点,正是科举制度需要变革的真正原因,别的暂且不说,前段时间皇帝陛下回到京都城的时候,郊区之外发生的事情想必你们都听说了吧?
所谓的圣人教诲,圣人之道,选贤与能……这些东西当时怎么就没有体现呢?
朝堂之上,六部以及大理寺,有哪一个不是把仁义礼智信挂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践行在身上的?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一定要保留进士科呢?明明明算科可以更好的进入工部和户部,何不直接改革科举制度呢?”
听到严宽这一番话,那名士子瞬间就愣住了。
他眼睛瞪大,满脸呆滞的看着严宽,嘴唇张开又闭上,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严宽也不着急,就那样面无表情的盯着这名士子看。
憋了半天,那名士子使劲儿眨巴眨巴眼睛,总算是反应了过来。
他一张脸变得铁青,嘴唇哆嗦了半天才憋出一句:“此乃祖宗之法!”
“祖宗之法?”
严宽听到这个回答,却是直接嗤笑了起来。
“什么叫祖宗之法?祖宗之法就一定是对的?祖宗之法就一定不能让后世的人改动?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大唐还要实行科举呢?直接实行察举制不是更好吗?
那样一来,你们这些士子就不需要读什么圣贤书了,直接在投胎的时候找一户好人家就行了!”
听到这话,那些士子们顿时愤怒了起来。
然而,愤怒根本就无济于事,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严宽的言论。
那名科举考试第三名的士子楞在了当场,不过他才思敏捷,很快就发现了严宽言论之中的关键。
新世侯说的无非就是进士科选拔不出实际有用的人才,既然如此,那比拼一下不就好了?
士子们虽说十几年如一日的都在钻研进士科,可是自认在其他方面也不会输给任何人。
君子六艺,这是每一个读书人都会苦心钻研的东西,即便是寒门学子也是如此。
既然新世侯说现如今的科举考试没有办法选拔出真正的人才,那么改革之后的科举制度就一定可以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