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栖本没准备理他,听到这话,却不由得停住脚步:我不过在尽臣子本分,其他又做什么了?倒是若澜定雪有你这一半看人很准的能力他扬了扬下巴,示意不远处的罗纵,也不会对他死心塌地了,不是吗?
澜凝冰:
楚栖说罢,心里就一咯噔,他本不想拿这种事损人,但方才澜凝冰的话却让他一时冲动了。
他想了想,又看了看澜凝冰,有意哄人:好啦,算我说话不当,我致歉。看人很准的小澜同志,你看看我呗?
澜凝冰上下打量他一眼,冷哼一声:没救了!便拂袖走了。
楚栖看着他的背影,内心十分平静。他前世搞男团时什么性格的人没见过,什么破事没处理过,也算是经过大风大浪了。
现在的成员里,凌飞渡不给他添麻烦,明遥给他添小麻烦,澜凝冰给他添大麻烦,但问题都不大,他还承受得住。
风光楼已被卫兵把守了起来,他们拦下了澜凝冰,等楚栖走过来示意时才放开了他。
楚栖问了卫兵两句,得知他们是今早才接到的旨意,风光楼的人被集中安置到了另个地方,目前楼里没有其他人。
楚栖点了点头,才和澜凝冰、罗纵以及少许羽林卫进了楼。
冷清无人的风光楼十分安静,却也掩盖不住楼内奢靡艳丽的气氛。
楚栖一进入,却并不往出事的二楼厢房找,而是在一楼的各个角落徘徊搜索。
他并不指望能找到与澜定雪有关的东西,都过去一月有余了,还能发现什么。
但有样东西却是一时之间带不走的。
操练青黎卫的地方。
第19章 朝秦暮楚,眠花宿柳(5)你号没了!
昨日敬王匆忙来到风光楼,无非就是为了尽量掩盖或销毁它的存在。而一个关乎皇权的秘密练兵之地,怎么可能不够隐蔽?楚静忠本身又足够细心缜密,他既然亲自来过,就不可能再留下能够轻易发现的入口。
楚栖心想,若他是一无所知地前来,恐怕即便把风光楼翻个底朝天,也意识不到那处的存在。
但现在不同,柳戟月特地告诉了他青黎卫的事,又说,只要他多点心,就能发现那个地方。
楚栖知道,这话并非真实,柳戟月那时所说只不过为了让他长个心眼,让他来风光楼时,能够有意识地寻找相关线索。可柳戟月偏偏又用了先斩后奏的口吻,仿佛若是他找不到这个所在,就是不够仔细、辜负了皇上共享秘密的信任。
楚栖现在仔细一想,突然觉得皇帝好像是有点蔫坏。
但他马上摇头晃掉了这个想法,暗骂都怪澜凝冰一天到晚在那里嘴碎。
正暗骂着,澜凝冰冷不丁就出现了,他悄无声息地逼近,问道:你在找什么?
楚栖一顿,并未立时回答,他扫视了一圈,周围没有其他人,罗纵和几个羽林卫正在楼上。
他谨慎问道:有两件事我好奇很久了,还望你如实告知。第一,澜定雪死讯既是被小心封锁,你在远在岛上是如何知晓的?第二,你是从何听闻青黎卫的存在?又对它了解多少?
澜凝冰蒙在黑绫后的眼睛微微眯起,少顷,他道:皇帝同你知会过青黎卫了?
是。楚栖道,此乃先帝与敬王的直属,多年来隐蔽至极,就连罗太尉也只有猜测,你那日却脱口而出。
我不但知道青黎卫的存在,还知道它是因何诞生的。澜凝冰幽幽说道。
他抱着古琴,斜斜靠在墙上,又微微扬起了下颔,唇角的讥讽表露无疑:前朝末代皇帝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各地的起义百姓层出不穷。你们柳氏皇帝本是镇压起义的官军将领,结果却吸收了十数批起义军兵力,反过来调转攻势,打着勤王除乱的名号,往京城杀去了。
不过他倒确实有几分带兵的本事,也吸纳了几位不错的将领,与他们称兄道弟,共谋大业,想着事成之后,能够解救黎民,匡扶社稷。他们也确实推翻了前朝,柳峥嵘当皇帝,楚静忠任镇北将军,严武贞任镇南将军,张懋任镇西将军,陈德松任丞相。
先帝立志垂名千古,一改前朝懦弱作风,主动向周边进攻,夺回多处争议领地。之后更是东征西讨,尽可能地扩张版图。只可惜好景不长澜凝冰嘲弄之意更重,不过数载,镇西将军张懋战死沙场,丞相陈德松暴病身亡,镇南将军严武贞被告发私联前朝皇室,欲造反谋逆,以致被夷三族。
严武贞之事后,先帝忽觉手下能将逐渐凋零,才停止外扩,转而卫守江山。又怕皇权不稳,再有人私底下密谋叛逆,故召镇北将军楚静忠回京,予其训练皇帝直属、秘密禁军青黎卫的任务。
楚栖听完后,歪头想了想,道:除却最后一句,其余事倒算不得秘辛。
是算不得,但我若说,恐怕另有隐情呢?
楚栖不耻下问:请赐教。
澜凝冰忽地一笑,摆出一副神秘莫测的架势,说出一口大不敬的言论:你如何看待柳峥嵘这个人?
谢邀,人在风光楼,刚下马车。楚栖呵呵了两声,先帝待我很好,别的事我也不妄论了。
他虽是这么说着,心里却也很清楚先帝生前身后的作为和风评。
承太/祖作为前朝重臣,却拥兵自立,反叛政变,黄袍加身,被视为不忠;与太皇太后关系淡薄,几乎死生不见,被视为不孝;连年征战,好大喜功,兵戎不断,被视为不仁;数位开国元勋、结义兄弟接连出事,严武贞更是被满门抄斩,又被视为不义。
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罪名,楚栖自然不是在京城以及周边听闻的,他也觉得先帝并无那般不堪。
反叛谋逆实属不假,但前朝那情况,还在为末代皇帝办事甚至备受青睐的,无不是些奸臣贼子好人已大半被那昏君玩死了;与太皇太后关系不睦也真实可信,可就太皇太后那独一无二的糟糕脾性,受得了的都能立地成圣了;南征北伐、开拓疆土一事,也许当朝百姓觉得受累,但历代史书上却终归褒多贬少;唯独最后的不义之罪,不好轻易下定结论。
先帝在位时有励精图治、勤勉尽责的优点,但也有声色犬马、贪图美色的缺点。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功大于过。
先帝盛年崩逝之后,楚静忠任摄政王掌权,大体政策仍旧未改,但更主休养生息、静心发展。新帝年幼多病,全方位放权,有外敌来犯也选择割地求和才是先帝刚打下不久的逐渐的,还是有较多人怀缅先帝,遗憾慨叹他的英年早逝。
而楚栖听闻的不和谐声音,则是在他逃难到南方时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