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娘文里的炮灰前妻 第3节(1 / 2)

上辈子就是她在背后造谣,让三个孩子好几天都不愿意出门。

余桃哼一声,松开抓住吴秀英的手,猛地推她一把。

吴秀英受不住力跌坐在地上,愣了半天终于反应过来,捂着脸上血淋淋的指甲印,拍着地哭喊起来,“你们婆媳俩合起伙来欺负人啊,老天爷啊,谁来评评理啊!”

余桃对二婶子的哭喊理都不理,质问道:?“二婶子,你从哪听说青松在部队有个相好的?造谣污蔑人民子弟兵是要坐牢的!”

吴秀英坐在地上哭哭啼啼,也不回话。

刚刚还跟在吴秀英后面八卦的几个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她还说你是封建残留,说你早晚会被青松休了。”

刘杨氏狠狠看了吴秀英一眼,理了理身上的衣裳,大声说道,“今天俺在这可说清楚了,青松可不像有些人,良心被狗吃了!俺家青松才不会抛下给他生儿育女,照顾老人的媳妇儿,去娶狐狸精!以后俺再听谁造谣,俺就站在他家门口骂他祖宗十八辈!”

“你又不是青松,你咋知道那么清楚。他七八年了才回来几趟,谁知道刘青松在外面有没有找一个新的。”吴秀英也不哭了,尖声说道,“二柱子不也在外面找了一个吗?”

“俺说了,青松讲良心,你再瞎咧咧看我不撕了你!”

“你说没有就没有,谁知道呢!”

两个人吵吵嚷嚷,眼看又要打起来了,被旁边的人劝住,“别吵了,邮差来了。”

余桃扭头看过去,一个带着蓝色帽子的年轻小伙推着自行车,往他们这边走来,“刘大恭,刘大恭家的在这不?有他家的信!”

“是俺,应该是青松寄的!”刘杨氏兴高采烈地接过信,“这次回信倒快!”

吴秀英眼珠转了转,麻溜的爬起来,从刘杨氏手里抢走信,“让俺看看写了啥,肯定是要休了余桃。”

说着吴秀英就把手里的信拆了。

第4章 来信

“你咋拆别人家的信呢?你给俺!”刘杨氏上手就要抢。

吴秀英胡搅蛮缠地反驳道,“咋啦?人民子弟兵写给家里人的信还不能让外人看啦?难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啊!”

“你...”刘杨氏手里拎的板凳都举了起来,余桃赶紧制止住她,“娘,你让她看吧,反正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阿桃?”刘杨氏不认同,这封信是上个月留二柱回来要离婚时,刘大恭写给刘青松的一封“警告信”。虽然相信自己儿子,但刘杨氏还是怕万一。

余桃笑了笑,“没事的。”

这封信的内容余桃上辈子就知道了,没什么见不得人的。让吴秀英当着大家的面把刘青松的信念出来,对村子里流传跟“刘青松有相好的,马上要回来休了余桃”类似的谣言,应该是最有效的反驳。

她自己不怕人说,就担心别人嘲笑三个娃是爹不要的孩子。

“行!”刘杨氏见余桃都这么态度坚定地相信刘青松,她这个亲娘就更不怕了。

刘杨氏仰着头得意地对吴秀英说,“吴秀英,你不是想看吗?你看呀?你认识字吗你?”

吴秀英还真不认识,连手里的信都拿反了,一时间面红耳赤的。她看见村支部前路过的知青,连忙招手道,“王知青,王知青,你来一下,帮俺念念信上写的都是啥?”

王知青看了刘杨氏一眼,刘杨氏点点头,他才清清嗓子念道:

“爹娘

展信佳

我收到你们的信了。爹娘身体还好吗?阿桃和孩子们怎么样了?我找战友又换了两罐麦乳精,应该够二娃吃一段时间。

........

离婚的事情我从未想过。当初既然答应娶了阿桃,我就做好了跟她相守一生的准备。爹娘也让阿桃放宽心。

我已经向领导递交了阿桃和孩子们随军申请,具体时间我会再写信通知爹娘。

儿子不在身边,盼爹娘身体健康...”

吴秀英从头到尾认真听了这封信的内容,没有一点说他要休妻的事,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直嚷嚷着:“不可能啊!”

“怎滴,白纸黑字写着呢,你还不相信。吴秀英,听见了吗?青松是要跟阿桃过一辈子的!以后再听见你嚼舌根,俺直接两个大嘴巴扇你脸上!”听完刘青松的来信,刘杨氏心里又得意又骄傲,冲着吴秀英呸了一口,抢过信,直接拉着余桃,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了。

“他二婶,看看你天天说这说那的,这下踢到铁板了吧?以后可长点心。这晌儿午头,俺回家看看去。”

“俺也回家了。”

转眼间,跟在吴秀英身边附和的人都走光了,只留下吴秀英一个人一瘸一拐的面对着一地的花生壳。

吴秀英又憋屈又气愤,拿刘杨氏也没法子,只能哭丧着脸骂了一句,“什么玩意儿,又不是俺瞎说的,俺也是听二柱子说青松在部队有一个相好的。这二柱子咋也说瞎话啊!俺这顿打不是白挨了吗?”

“二婶子,你说啥?”王来娣从柴火垛后面钻出来,把这句话听了个正正好。

吴秀英吓了一跳,拍着胸脯直出气,“哎呦,俺的娘啊,你们一家子人怎么都喜欢吓人啊!”

她今天可真是吃了教训了,以后再说别人长短,一定要看看柴火垛后面有没有人!

王来娣没搭理,追着问道,“二婶子,你听谁说俺小叔子在部队有个相好的?”

“二柱子,二柱子说的!”吴秀英一脸不耐烦,她现在看着这一家人都烦得慌,弯腰捡起自己纳了一半的鞋底,拍拍p股就走了。

“二柱子?”王来娣得到这个消息,眼睛一亮,兴冲冲地跟了上去。

她可算找到邀功的东西了,看这次婆婆还说她不?

余桃跟婆婆回到家,几个孩子都已经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