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刘布他还是留有后手的,否则光靠他们一味杠杆的交易,这也不算是一个办法,迟早有一天会崩盘的。
刘布他现在在重点抓的就是军队,他希望在明年春天之前,他们就可以将刘家军扩展到四千人,这四千人之中有二千名就是他们的战兵、有有五百骑兵,、一千名弓箭手、五百兵火枪手,炮兵若干,这样他们就有四千多人,具备着一定的打击能力的。
不过他这四千多人放在胶东这里,放在大明算是非常不错了,但是如果是对上建奴还是不够看的。
建奴他们有八旗,据说现在还在筹建汉军八旗,他们建奴八旗之中任何的一旗都比刘家军要强大,这个强大暂时理解为人数多和训练有素。
所以说他们只有几千军队也只是勉强的,可跟敌人一战而已,优势还是不是很大的,但是他们把军队扩展到这一个地步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除非得到额外的资金补充,否则他们也无以为继的。
现在对他们来说最为困难的还是赈灾。
随着天气的变冷,流民越来越多,幸亏他们在浮山那里通过海运,运来了大量的粮食,他们把这些粮食运送往各地去,莱州府两州五县开始全面的赈灾,以前是刘家在赈灾,现在是以官府的形式来赈灾了,所以说他们也可以动员到官府这方面的力量,大大的减轻了他们的压力。
现在通往浮山的道路那是络绎不绝,日夜都有大车赶往这里,把粮食运送去各地进行救灾。
现在是冬天,他们赈灾就陷入更大的困境,如果是在夏天或者秋天的话,他们只要管一顿吃的就可以让这些人活下来,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天冷,你不仅得管吃的,还得管穿的和住的。
幸亏刘布他们一直就有先见之明,储存了大量的布匹、生丝、棉花,现在让各地都在组建他们的被服厂,日夜不停的赶制衣服,他们不单止发放粮食,还给这些流民们发衣服,安排住处。
他们在营建大量住处的同时,也准备了大量的木材和木炭用于取暖。
这些流民,他们在家乡已经是活不下去了,才放弃了祖业,离开家乡去流浪去乞讨,这是一条不归路,死路,十有八九死于异乡,倒于郊野,成为饿孚,尸骨露于白日,任由风吹日晒,鼠虫咬噬,死亦作异鬼,不得返乡,如果可以选择,没有人会选择做流民。
而且去到了哪里都是被人驱赶,都是受人讨厌和嫌弃的对象,无数的人倒在野外,一睡不醒,只有来到了莱州这里附近,才得到了官府热情的招待,他们不仅管吃还管住,还每人都发放了衣物,安排住处,安排工作,算是有了落脚的地方,这简直就是乱世天堂。
现在对于他们刘家来说,最大的困难是这个比喻,他们现在就相当于招人,他们得先管了几个月的吃住以后,这些人才能为他干活,所以说前期的投入非常的大,如果不是刘家这么资本雄厚的,别人还真做不来。
而且在刘家的带头之下,官府全力的救灾,这些大家族们看见官府们都开始投入了,地方上的大家族也都纷纷的跟进,相继的开始了赈灾,有人出人,有力出力,这就令这里的赈灾局面得到大大的好转,基本上杜绝了饿死人的现象。
但是附近的青州和登州就只能用哀鸿遍野来形容。
比如说巡抚驻地登州。他们是吴桥兵变最惨烈的地方,吴桥兵变可是折腾了三年登州,可是让叛军驻扎了三年之久,当地的大家族们基本是让叛军灭了个绝,不存在说什么大家族和豪强了,而且地方的基层建设也都是彻底的被摧毁和完蛋了,连官府都是新来的,根本就没有政绩灾民的能力。
而对于他们来说更大的压力还是每天都有辽民渡海而来,这些辽民,他们的家乡基本上已经被建奴给占领了,他们也都成为了建奴的包衣、奴才,在他们的田园、庄园里面干活,受着非人的折磨,许多人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抱着独木舟、坐着船就乘船出海来投奔大明,对于这些投奔大明的辽民,朝廷说什么也是不能抛弃,不能往外赶。
巡抚陈应元令他最为头痛的就是安抚这些流民,这可是要拿出大量的钱粮来,尽管他已经硬着头皮向朝廷要了许多的钱粮,但是要安抚这么多人,都是杯水车薪。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就把这些流民全部的往莱州方向分配,以前是官府引导的,现在直接就是让他们把灾民往胶州、往平度州方向疏导。
这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谁叫他这位巡抚大人手中无兵又无粮,这只是他唯一的方法了,毕竟莱州也是他的治下,他有权动用一切的资源用于救助灾民,虽然令莱州的压力大增,但是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