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天大的事,对于刘家父子来说,也都是事关生死的大事,所以他们也都不敢有任何的掉以轻心,刘远桥也都不敢轻易的下定决心。
这虽然只是定一个名号的事,事实上却是关系到他们以后几十年的发展,因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习惯,这就是你封于何地,以后的王国就要以此为国号,比如说当年的秦国,他封于秦,是为秦国。
最具说服力的还是后来的刘邦,他被封至汉中,称汉王,后来的王朝就称为汉朝。
到了后面的隋朝,杨坚因为他是隋公,建立的王朝就叫做隋朝;而李渊因为他是唐国公,后来建立的王朝,就变成了唐朝,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们取自封为汉王,以后的王朝基本上就得叫汉朝。
叫汉朝也都没有问题,问题就是历史上叫做汉朝的王朝,实在是太多了,什么西汉、东汉、南汉、北汉、前汉、后汉都有,他们应该叫做什么汉,才可以跟历史上的王朝进行区分?
如果叫做齐国的话,历史上以齐为国的国号也都有好几个,也都很难区分,以齐国为号的王朝也都是偏安一偶的,不是大一统王朝。
生长在华夏这一片土地上的政治家,自从秦皇一统六国以后,都有一种大一统的思想,任何一个王朝建立以后,都必须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才是天下正统。
刘家在考量其国号的时候,也会考量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其正统和合法性的问题。
刘家父子都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取大明而代之,统管全国,以齐为号,也都好像不太适合了。
这些事情还是其次的,真正重要的还是关于他们郑家的问题,刘布在略为汇报以后,马上单刀直入,说出了这件事,因为刘布明白,这一件事对于他们刘家的重要性。
如果郑家倒戈,可以令他们的优势立刻就逆转,还会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之中。
对于这一点,刘远桥他早有预料,他说道:“庆之全局观越来越广矣!关于郑家,为父也都早有部署,之所以朝廷到此刻,还没有调用郑家的舰队前来讨伐咱们,主要就是因为福建巡抚对郑家怀有敌意,至于他们的敌意是怎么产生的,这就是因为咱们收买了巡抚的幕僚,他们一直都在说郑家的坏话,这样福建官府没有信任郑家,在朝廷询问其调用郑家的可能性的时候,一直都是说郑家不可信,不可用。”
原来如此,刘布听了这一句话以后,才明白朝廷为什么放着郑家这么好的军力都没有使用,原来他没有在做事,但是他的父亲却已经在做事,刘远桥不愧是八面佛之名,擅长袖里乾坤的活,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是做了许多的事情,刘布不免对父亲感到由衷的佩服,他可是靠身边的人提醒,才想到这一招,才急急忙忙的补救,而他的父亲早就有了预料,并且做了针对性的策略。
自从刘家造反了以后,郑家的地位也变得暧昧,他们可是刘家的姻亲,如果按照朝廷灭九族的规矩,在诛灭刘家的时候,也得顺便把郑家给诛灭了。
但是郑家可是东南第一大势力,海上最强的海盗王,当地官府就是想剿灭他,也都没有办法,但是说要使用他们,估计也就不敢轻易用了,即使这位官员拥有大智慧和大勇气,但是身边的人都说郑家不可信,郑家不可,用估计他也都不敢乱来,因为这样承担的后果太大了。
连地方官府都认为如郑家不可信,郑家不可用,朝廷也就更加不敢用郑家了,就怕他们在战场上起兵,勾结在一起,坑瀣一气,为祸更烈。
这一手袖里乾坤,以巧打力,称得上是高明之极,刘布不免赞叹,姜还是老的辣,他说道:“原来父亲早有预料,孩儿这便放心了。”
刘远桥他说道:“为父虽然做了不少,但是这样的事情应该拖不了多久,如果朝廷节节胜利,他多半还会逼反郑家,剿灭郑家,但是现在朝廷他们可是形势不妙,如山穷水尽时,其别无选择之下,很有可能会破格地使用郑家。”
刘布也都明白这一点,他就知道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只要价码合适,双方就可以合作,更郑家还没有出兵攻打,这是因为朝廷还没有给足够的价码,朝廷他在没有山穷水尽的时候,也都不会出大价钱。
刘布他说道:“这该如何是好?如果朝廷出的价钱合适,郑家一旦出兵,断我后路,我等危矣!”
刘远桥反问:“庆之有何妙计?”
刘布也不藏着掖着,就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这是王文杰出的主意,虽然很阴损,但是却有效,可以离间朝廷与郑家之间的关系,令他们难以合作。
要知道朝廷是高傲的,是高高在上的,而郑家则是有点自卑的,毕竟他们是海盗出身,出身不正,朝廷看不起他们,猜忌于他们,也是正常的,一旦有了什么把柄,加深了这种猜忌和痛恨,令双方无法合作,这就更好了。
刘远桥道:“目前只能如此,但打铁还得自身硬,咱们还是得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以应对目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