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无力回天(1 / 2)

华夏帝国自从击溃了明军的三大重兵集团,逼迫皇帝自杀以后,他们的名声就开始得到了好转,不再举世称逆。

他们就有如狂风扫落叶一般,横扫全国,大有在今年年尾之前,就一统全国,结束战争。

可以这么说,在国内最大的变数,就应该是朱燮元的30万大军,此人盘踞在河南,手握重兵,最重要的,还是他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河南也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饥民和流民也都最多,可称哀鸿遍野,水深火热。

此人抄了福王府,获得了大量的钱粮,用于救济难民,这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他所驻兵的地方,都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而且他学刘家的办法,组织老百姓,重新的开荒,大举的建设,这也都让河南有一番复兴的气象。

华夏军就知道此人是一个硬骨头,所以调集了几位大将,从四个方面对河南发动了攻击,准备将其拿下。

同时华夏军也做好了伤亡数万的打算,他们就知道,他们肯定会打败朱燮元的,但是伤亡也会不少,保守过万,把河南打成白地亦非意外。

现在的朱燮元,他就是茅坑里面的石头,又硬又臭,面对华夏军的威胁,丝毫的不示弱,即使大明皇帝已经死了,大明国都已经完了,依旧高举的大明的旗帜,带领着这些遗老遗少和军队们,继续抵抗华夏帝国,誓不与之并立。

意图立福王为帝的做法,其实就是准备跟华夏军作战到底的做派,刘远桥早就放弃了对此人的招降,他们之间的血仇,是不共戴天的,双方不能并立的,这也就意味着华夏军将会在河南,有一场巨大的恶战。

谁知道这场仗却没有打响,老天爷对刘远桥的偏爱,达到了无以加复的地步,就在他们准备对河南发动总攻,在各个方面围剿河南的时候。

突然间传出了一个惊天的消息,朱燮元死了,三十万大军解散了。

朱燮元就是这一支军队的灵魂,这一支军队就是在他的带领之下,才能高举大明的旗帜,反对华夏帝国,血战到底。

朱燮元算是大明士大夫的典范,也算是典型的名臣,他也都做到了自己曾经发誓许诺之事,国己亡,事不可为,仍忠于旧主,其苦心孤诣,可称伟丈夫,奇男子也。

许多人对其是非常佩服,非常仰慕的,朱燮元在河南高举反旗的时候,全国各地,反对华夏军的人,也都纷纷赶来这里,加入他的队伍,准备一起,共襄盛举。

谁知道,就在这重要的关头,却传出来朱燮元死了的消息,他的高层将领也都死光,然后他的几十万大军,群龙无首,大家就尽抢粮草军响,一哄而散了。

多达三十万大军,有的向华夏军投降,有的就地解散,逃回了乡下,许多人预计之中,发生在河南的大战,压根就没有发生。

就在大战的前夕,朱燮元死了,这一支大军也都土崩瓦解了。

这就相当于元末之时,脱脱丞相率领百万大军,围攻徐州的红巾军,眼看就要功成的时候,皇帝突然间一道圣旨,迫令脱脱自杀,脱脱死了以后,百万大军,也就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了。

像这样子的情形,历史上也都有的是例子,但这其实对华夏帝国,对河南人民来说是大好的事情,这意味着避免了一场大战,避免了不必要的牺牲。

华夏军更是长驱直入,在短短的二月时间内,就平定了河南的各大府县反贼,控制了这号称中原和中州的地方,进而把他们的几大块控制区都联系起来,基本上是奠定了其一统天下的格局。

时人感叹,刘氏运气,好到无以加复,可用受命于天形容也。

当日朱燮元是信心十足,咄咄逼人,要许建强交出太子,只要有太子在手,他有大义在,就可以号召更多的人来支援于他,反抗华夏军,复兴大明。

但是许建强现在,压根就不看好他的事业,坚决不肯交,当时差点就要闹翻。

双方都有点下不了台。

许建强来这里,是认准了朱燮元的为人,认为他对大明的忠心,绝对不会伤害他们。

朱燮元也是认定了许建强的忠心,所以才会强迫他交出太子,在他眼里,这才是对大家最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