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报案证物(1 / 2)

大宋燕王 战国萧烟 1765 字 9天前

宋诚细想了一会儿,回道:“那伙土匪一共十二个人,他们手里的刀是同一个样式,穿的鞋也是一样的。当时实在太紧张,小人能看到的也就这些了。”

“好了,在证词上签字。”

等宋诚签好字,知州大人道:“近期不要离的太远,随时听候传唤。”

宋诚道:“是。小人就在城里的仁和药铺,招呼一声就到。”

知州大人随后吩咐道:“带他下去画像。画完之后,就可以先回去。”

“是。”衙役一声应承,马上带宋诚离开大堂,去找人画像。

知州大人端坐堂上,并没有立即退堂,端详了一会儿证物之后,开口道:“刘捕头,你来看看这把刀。”

一捕头上前,拿过那把刀左右翻看了好一阵,才将刀放下。

“如何?能看出来历吗?”知州大人看着对方问道。

刘捕头想了想,回道:“一般刀具在打造完成之后,铁匠都会在刀上留下自己的标记,这把刀上之前也有,只是被有意磨损,已经看不清了。虽然看不清刀上是什么字,但这把刀质量很好,不是寻常铁匠打造,如果没猜错,它应该跟我这把刀一样,出自官营作坊。”

“官营作坊,那些刀具武器都是配给军队和官差的,怎么会流落到土匪手中。”知州大人自语。

刘捕头道:“在战乱之时,有不少军队武器流落民间,被土匪有意收集也不是不可能。刚才听报案人说,那些土匪用的刀一模一样,这就很可疑了。一伙土匪十几个全部都用这种刀,若说他们有意收集,这根本不可能,南剑州并无战事,官差的刀也都是有数的,一人一柄,不会随意丢失。况且这刀也跟官差佩刀差异明显,刀上有引血槽。”

知州细细一想,猛然一惊,低声问道:“你是说这刀来自另外一个地方?”

刘捕头点头道:“正是。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解释了。”

“跟我来。”知州大人起身朝后堂走去。

大堂上人多嘴杂,关于案情推测谈话还是不要让太多人知道的好,刘捕头深知其理,赶紧跟上去。

到内堂之后,知州大人支走其他人,问道:“你能确定这刀来自军营吗?”

刘捕头道:“我之前见过军营里的刀,样式跟这把刀几乎一模一样,他们的刀上有字,烙印的是制造作坊和打造年份。”

“这么说来,盘踞在南剑州多年的那伙土匪很可能跟军营有关,是吗?”知州大人脸上阴晴不定。

刘捕头道:“如果我没听错,方才报案人还说这伙土匪脚上穿的鞋也一样,这也是疑点。去大街上随便拦住十个人,能有三两个穿的鞋一样就不错了,一帮打劫商贾的土匪穿的这么整齐说不通,除非他们来自一个妆容统一的地方。”

“还是军营?你是说那伙土匪出自军营?”知州大人惊道。

刘捕头赶紧道:“这只是我的猜测,同样的刀,同样的鞋,在南剑州我还想不出,除了军营还有什么地方会是这样。那些豪门大户虽然也有看家护院的人,衣裳和鞋都是统一缝制,他们的刀也是统一打造,但他们的刀样式与军刀不同,也没有铁匠敢私自仿制朝廷的武器。”

“这么说来,除了军营别无他途?”知州大人追问。

刘捕头虽然十分怀疑他们来自军营,但却不敢轻易说出口,只能回道:“等我把刀拿去找他们比对之后,才能最终确定,有些什么意外,也不好说。”

知州大人道:“这伙土匪终于又露面了,这次务必要抓住他们,把他们做下的几件案子都结了。加把劲,办完这件案子给你放假半个月。”

“是。”刘捕头脸上没有丝毫兴奋之情,反而十分凝重。

涉及到军营的案子哪有那么好办,禁军营地不是想进就能进的,他能不能进得了军营都难说,更别说查案,只能尽力而为了。

刘捕头接令之后,很快带着几个兄弟离开衙门。

军营他们是没法进去的,但可以先去核实那把刀是否跟禁军佩刀一样,城里能找到禁军佩刀的地方有不少,至少四个城门口就有。

一到城北门下,刘捕头远远的便笑着招呼道:“方兄,今天又是你值守啊。”

一士兵回道:“可不是,这都连着值了半个月了。”

刘捕头很是关心的问道:“以往不是十天一换吗?这次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