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内库余钱(2 / 2)

大宋燕王 战国萧烟 1827 字 9天前

雁门关能不能守住,关系到整个河东,甚至是关中。

守住雁门关的重要性,关上的北伐军将士从上到下无人不懂,可如今军备物资供应不足,难以支撑他们在北方严寒中作战,这对将士们的士气打击很大。

随着深冬到来,身着秋装的北伐军将士,更难抵御寒冷。

都统制袁华深知越冬衣装对镇守雁门关的重要性,已经数次派人回太原府向帅府催要军备,可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越冬军备已经在路上,马上就到。

半个月了,说好马上就到,到今天依然没到,甚至都还没到太原府,这让袁华非常担心。

如果越冬军备能赶紧送到,他就有信心守住雁门关,还能降低将士伤亡人数。

如果送不到,或是没有,即使将士们这次拼死守住关口,下一场大雪降临,关上将士即便拼个全军覆没,也不一定能守得住了。

各军将官每天几次催问保暖军备何时能到,袁华给不了任何确定的答复,只能告诉他们,朝廷已经筹备好,正在往雁门关运送。

次次如此,时间一长,将官们便要闹脾气,毕竟挨冻的都是跟自己一起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得给他们一个确定的答复。

每到这个时候,袁华只能劝慰他们,让他们相信杨大人和副帅,以前每次打仗作战,不管补给多么艰难,杨大人何时让大家断粮挨饿,这次也是一样。

既然朝廷筹备多年方才发动北伐,应当早就考虑到了北方寒冷气候对将士们作战镇守不利的问题,只是从中原入河东道路崎岖难行,粮草运输困难,先顾了几万将士们肚子吃饭问题,保暖就只能先往后放一放,告诉他们再坚持坚持,相信防寒冬装马上就会送到。

北伐将官很多都是从当年由长江北上淮河、黄河的大军中提拔起来的,几乎都在杨丛义统帅下打过仗,在后勤补给问题上,他们经历颇多,还是很清楚的。

当年他们还是普通士兵的时候,将官有吃的,他们就有吃的,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忍饥挨饿的时间也不多,所以他们还是相信杨丛义的,虽然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他本人。

可将士们的御寒问题不解决,袁华始终悬着心。

一有时间,他便会不由自主的走到雁门关城南,望向那条通往忻州方向河谷通道,每次都希望能看到满载货物驮马队入山,然而视野里白茫茫一片,什么也没有。

今天,傍晚,天色已经昏暗,袁华再次走出营房,先在城北四下巡视了一番,而后便又走向城南。

城南,那条通往雁门山外的古道被厚厚的白雪完全覆盖,茫茫然,什么也不能看见。

今天依然是没有消息的一天,袁华不由的暗叹。

抬眼在昏昏夜色中远望南方群山,他心生悲凉。

明天还得面对将官们的责问,还得耐心跟他们解释,抚慰他们的情绪,谁让他是都统制,是他们的上官,谁让他们镇守的是至关重要的雁门关!

上了年纪,身体大不如前,城上站了片刻,便觉寒气入体,有些承受不住,便转身朝城北走去。

他是雁门关统帅,别人可以倒下,但他不能,因为雁门关实在太重。

就在他刚刚离开十多丈距离,耳中隐隐约约似乎听到安静的城关附近传来叫关的声音,顿时停下脚步,转头朝关门方向望去。

细细一听,发现确实有叫关的声音。

不等袁华发话,一名亲卫会意,立马快步朝关门附近跑去。

片刻之后,近卫飞步赶来汇报:“大人,好消息!太原府来人,冬装到了!”

袁华一听此话,顿时难掩心中喜悦之情,只是脸已冻的麻木,只能看到他放光的双目。

等不及对方来禀报了,袁华迫不及待的快步朝关门走去。

关门内,两人四马,马背上驮着包裹,两匹马多,另外两匹马少。

不等询问,一校尉军官马上禀报,两万套冬装已经运抵太原府,帅府正在组织往雁门关运送,他们先到一步,送来五十套冬装样品,稳定军心。

禀报间,袁华便发现此校尉军官身上衣着明显与他们不同,浑身上下整整粗了一大圈,脖子、双手也被其他东西完全包裹住。

看着对方鼻尖冒汗,不由得感叹,这身装备才叫御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