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灾年(1 / 2)

即便是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不愿意出力去修河堤,他们也没办法,必须得给李恪修河堤,当工人!

原因很简单。

当下正是灾年啊。

灾年在后世人眼里,那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字眼而已,可放在当下灾民们眼里,可却是那样的残酷。

因为,灾年意味着他们没有粮食。

他们没有食物可以吃!

在这样的情况下,问题就严重了。

没有食物,吃什么?

吃土吗?

哦,真的有人吃土,吃的是观音土,甚至还因为争抢这种土壤,而大打出手,打出人命的。

而且,吃了这种土之后,只有简单的饱腹感,绝对不可能会活命的。

可即便如此,灾民们还得抢着吃这种土壤。

这是因为什么?

答案唯有一个——饥饿!

因为饥饿,所有他们才如此做。

可以说,如果不是李恪,及时的打开了粮仓,进行赈灾的话。

只怕是中原一带,早已经是死难无数了。

而眼下,即便是洪水退了过去。

可灾民们手中,还是没有粮食啊。

他们甚至连房屋住宅都没有——洪水连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都能够直接的冲垮,何况是当下时代,以土建造的房屋呢?

没有房子,没有粮食,他们只能够聚集在粥棚附近,接受大唐官府的赈灾,方可以活命。

而眼下,李恪给他们一个以工代赈的机会。

他们必须得跟着李恪走,去河堤上当工人。

否则,他们就没有粮食吃了。

将修建河堤的事情,告诉了那些个城外的灾民后,灾民们反应强烈,纷纷表示认可。

在他们看来。

这是一个机会,吃饱饭的机会。

呆在洛阳,他们虽然可以饿不死。

但是,朝廷也不会让他们吃的饱饱的。

所有人只不过是挣扎着死亡线上而已。

而如果,能够到工地上干活的话。

按照李恪说的,至少能够管饱。

而且,一天还发两斤粮食。

这样的情况下,但凡是个壮劳力,都愿意出去干活啊。

看着踊跃参加的百姓们,李恪十分满意。

他思索着计划。

首先,河堤是要修的。

但是,光修河堤还不够。

洛阳城一地聚集的灾民,就足够修河堤了,剩下的灾民,如何安置呢?

而且,这么多人,洛阳的粮仓里面的粮食,可吃不了多久啊,必须得想点办法,给他们找吃的。

而从哪里找吃的呢?

李恪陷入了思索当下。

大唐帝国的粮食并不多。

因为当下大唐的粮食产量在那里搁那。

在当下的时代,想要有足够赈济数百万灾民的粮食长达一年之久的粮食。

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恪只能够思索,另外的对策了。

比如说种红薯!

红薯这玩意,可是好东西啊。

产量高,而且,成活期比较短,只要火速的,在洪水退过去的土地上面,种植上几十万亩的红薯,那么,如果一来。

五个月后,就可以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