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 为国为民的张九龄(1 / 2)

张说虽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他举荐起来的一个人,接替了他的相位,保住了大唐的盛世。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九龄。

张九龄的名声之所以大,超越了姚崇、宋璟、张说,实际上跟《唐诗三百首》在前面就选取了他的诗《感遇》和《望月怀远》有很大关系,“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他广为人知的名诗,诗有名了,人自然就广为人知。

但作为广东人的我,对张九龄却早有所知,因为,他就是广东人。广东人做到宰相,这在古代,都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因为广东在唐朝那会,就是荒蛮之地,广东人就是蛮子,在中原人看来,就是未开化的原始人。韩愈被贬到广东潮州,写诗对他的侄孙韩湘子说“好收吾骨瘴江边”,意思就是等着帮我收尸吧!

可见,那时候的广东,对于北方人来说,就是九死一生之地!

这样的地方,出些不要命的土匪,那是自然之事,出个宰相,那就是天方夜谭的事!

可是,天方夜谭的事真的发生了!广东韶关人张九龄,真的当上了宰相,而且,还成了名相!

张九龄,他的出身其实算不上好,因为父亲的只是个县丞,也就是个县官而已,靠着县官父亲,想认识衙役不难,但想认识京城的官员,就和普通百姓没多大区别。

所以,他想出人头地,只有一个出路——考试!

张九龄自幼聪明好学,九岁知属文,十三岁能写出好文章。

他写书信给广州刺史王方庆,王方庆看了之后,非常赞赏他,说: “这个人一定能有所作为!”

王方庆的赞叹,对鼓励他立下远大志向有着积极作用。

人,得到厉害人物的称赞,有出息的居多!反之,被厉害人物鄙夷的人,通常没什么出息!

张九龄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路过关斩将,在武则天的长安二年,公元702年,登进士及第,被考功郎沈佺期所赏识,授予校书郎的官职。

长安三年,宰相张说因直言得罪了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被流放到岭南,过韶州,看到了张九龄文章,夸奖他的文章“有如轻缣素练”,能“济时适用”,一见而厚遇之。

张说的才华,我们前面说了,那是博学多才,是当时文人的领袖,他的激励,对刚刚走上人生道路的张九龄是很大的鼓舞。

还是那句话,人,得到厉害的人物的称赞,大多都会有出息。

神龙三年,公元707年,张九龄赴京应吏部试,才堪经邦科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神龙四年夏,奉使岭南,就便省亲。

他当了几年秘书郎,得不到调迁,觉得没有什么前途了,便萌生归乡之念。

这时,正好太子李隆基有所作为,举天下文藻之士,亲自策问,张九龄应试道牟伊吕科,对策优等,升为右拾遗。

张九龄这一升官,又看到了希望,隐退之心既去,上进之心复强。

李隆基即位后,张九龄改任左拾遗。

但是,张九龄与宰相姚崇的矛盾却越来越大。

这个矛盾,自然就是因为张九龄是张说赞赏过的人,而姚崇又是张说的对头,所以,张九龄自然成了炮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