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无恶不作的李林甫(1 / 2)

李林甫接着害太子李亨,他决定从节度使王忠嗣那下手!

王忠嗣自幼在被养于宫中,与太子李亨交情深厚,之后担任四镇节度使,掌控河西、陇右、河东、朔方,威震边疆。

李林甫担心他会入朝拜相,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对他非常忌惮。

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将军董延光进攻石堡城失利,奏称王忠嗣沮挠军计,李隆基看了奏疏,非常不高兴。

李林甫趁机指使济阳别驾魏林诬告王忠嗣,称他想要拥兵尊奉太子!

李隆基对李亨非常信任,当下表示不信,只是夺去王忠嗣兵权,将他召回朝廷,贬为汉阳太守而已。

李林甫此计不成,知道想害死太子李亨没那么容易了,当下只有加大巴结李隆基以及他身边的人了。

李亨之所以被离间不到,就是因为他平时为人仁孝谨慎,又有张垍、高力士的保护,所以,李林甫屡次害他都不能得逞。

李林甫把矛头转向了其他威胁到自己的人,这些人当中,包括自己阵营中的人。

杨慎矜因为依附李林甫,步步高升,起了李林甫的猜忌。

李林甫引荐王鉷为御史中丞,将其视为心腹。而王鉷又受杨慎矜的轻鄙,因此对杨慎矜怀恨在心,便在李林甫的挑拨下制造流言,称杨慎矜是隋炀帝玄孙,勾结术士,密藏谶书,图谋恢复隋朝。

李隆基听闻之后大怒,将杨慎矜下狱,命三司会审。

李林甫把栽赃陷害的本领拿出来,命殿中侍御史卢铉袖藏谶书,称是在杨慎矜家中搜出。

最终,杨慎矜被族灭。

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咸宁太守赵奉章揭发李林甫罪状二十余条。

他的罪状尚未呈上,李林甫便已知晓,当下命御史台将其逮捕,以妖言之罪杖毙!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李林甫兼领安西大都护、朔方节度使、单于副大都护。

第二年,李林甫鉴于开元年间张嘉贞、王晙、张说等文臣以边将入相的先例,欲杜绝出将入相的根源,以巩固自己的相权。他请求辞去兼任的朔方节度使之职,并举荐安思顺继任,上奏道:“文臣为将,怯于战阵,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骁勇善战,而寒族在朝中没有党援。”

李隆基采纳了他的建议。

李林甫重用蕃将,使得高仙芝、哥舒翰等少数民族将领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但也让安禄山得以长期控制河北,为日后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这个安禄山,在张九龄当政的时候,就已经犯法当斩。

当时,安禄山是范阳节度使张守琏的副将,他在讨伐奚、契丹中失败,被捉拿到京城,按照朝廷典章要执行死刑。

张九龄奏明皇上说:“张守琏的军令一定要执行,安禄山不应该免除死罪!”

李隆基却特别赦免了安禄山。

张九龄上奏说: “安禄山狼子野心,面有谋反之相,请求皇上根据他的罪行杀掉他,希望断绝后患!”

李隆基说: “你不要因为王夷甫了解石勒这个旧例,误害了忠诚善良的人!”于是,坚持放安禄山回到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