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1 / 2)

壮士求放过 青木源 2214 字 23天前

半夏被点名,她抬头便看到楚王递过来的箭矢,楚王既然开口了,自然没有拒绝的余地。半夏从楚王手里把箭矢接过来,她抬手就投,基本上也没什么瞄准,甚至心无旁骛,哪怕楚王就在身边,也看不出有什么紧张的迹象。

她准头一如既往的好。

楚王很喜欢把她放在身边,不仅仅以为她貌美,放在身边看着赏心悦目,更是她站在那里,哪怕甚么都不说甚么都不做,也觉得心神宁静。

“还不错。”楚王见着她一口气丢出去十支,投中了六支。

“多谢国君夸奖。”半夏说着,手里透出一支箭矢,箭矢的头部正好一头撞在瓶口上,随即一下掉入壶中。

“寡人记得你能预测晴雨?”楚王突然开口。

半夏颔首,心里有些奇怪。楚王早就在召陵那里,就知道她的这个本事。也亲身验证过了,为何到现在还要问起来?

“季嬴已经从雍城出发了,到时候你给寡人测一测。寡人也好提早派人过去接她。”

半夏只能提前预测三日,三日之后会是个什么样的天气,她也不知道。

她把这个和楚王一说,楚王并不以为意,“这样就行了。”

楚王对这位将要嫁给自己的妻子态度有些冷漠,或者说是不太关心,照着之前的规矩办,至于在这规矩之外,似乎没有半点兴趣。

“展示一下楚国的诚意,让秦国人看看,基本也差不多了。”楚王说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他说着,看着半夏持箭矢的手低了下来。

楚王伸手抬住了她落下来的手臂,往上托举了点,“这样才行。”

托在手掌里的手臂纤细,不过手指稍稍扎紧点,还是能感受到圆润的肢体,她也不真的瘦的皮包骨头。

半夏差点就把手里的箭矢给扔了。

“君夫人就要入郢都了,国君一定高兴吧?”半夏察觉到楚王在自己手腕上托紧的那条手臂,浑身都紧绷起来。楚王不比屈眳,屈眳是真正的不近女色,但楚王却是名声狼藉,十五岁都还没到,就开始声色犬马,跟前的女人换了一批又一批。

他靠近来,和屈眳就有了别然不同的意味。

“高兴?高兴甚么?”楚王嗤笑,他瞥了一眼半夏,“你说寡人要高兴甚么?”

“秦楚结为婚姻,而且听说秦人特别喜欢给公女们陪嫁貌美的陪媵。”

楚王挑了挑眉梢,“投!”

半夏手臂蓄满力量往前一送,箭矢就投入了铜壶里。

“是美是丑对寡人来说都一个样。”楚王看着铜壶淡淡开口,他声音不高,甚至还很低,只是足够他们两人听见。

“何况寡人要的是和秦国的结盟,向秦国求娶夫人,只是顺着卿大夫们的意思而已。结为婚姻之好,只是让结盟加固而已。至于夫人是美是丑,她带来的陪媵又有多少,寡人并不在意。”

楚王的声音还没有完全变声,属于少年人独有的嘶哑嗓音,说着冷酷无情的话,半夏一时半会的还不能适应。

“怎么?”楚王侧头,说话时候话语喷出的热气涌到她耳朵上,半夏立刻不自觉的躲开。

楚王见她躲开,目光晦涩了点。

“无事。”半夏垂首。

“无事?寡人不喜欢有人在寡人面前说谎。”楚王逼问。

半夏低头,“只是觉得那位秦国公女有些……可怜。”

楚王有些听不明白她的意思,半夏解释,“秦国公女千里迢迢而来……国君对她却并不怎么在意……”

半夏不知道要怎么说,贵族的世界和她的认知完全不同。他们娶妻似乎就是真的为了女方的家族背景和纯粹的生孩子而已。

而且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几乎没有一个觉得有什么不对。她在一旁看着,总觉得有一股憋不过气来的感觉。

“……噗”楚王忍不住笑出声,他抬眼上上下下打量半夏,他打量的目光很认真,看的她浑身都不自在。

楚王很随意的坐在茵席上,因为周围也没有别人,所以他的坐姿也格外的随意,两腿一搭,手随意往膝上一放,格外放荡不羁。

“长得这么貌美,怎么这么傻。”楚王说着,手还隔空在她脑袋上指指。

“娶妇原本就是为了上承宗庙,下启子嗣。若不是为了这个,娶妇做甚么?”楚王说着,整个人都往绨几那里一靠,“再说了,寡人都没见过季嬴一面,从来没有见过的人,要寡人如何生出牵挂来。未免也太难了。”

“说起来,寡人天天看着你,牵挂你倒还更说的过去。”

“国君别取笑小女了。”半夏低头道。

楚王坐起来,“这可不是说笑,难道苏己不觉得?”

说着,楚王继续道,“苏己排舞吧,寡人已经很久都没有看过歌舞了。”

半夏点头应下。其实楚王之前就已经把一批舞伎交到她的手里了,她自然用心教。

“正好排了新舞,国君想看吗?”半夏轻轻问。

楚王点头。

半夏立即让那些舞伎进来。

一进来,楚王的眼睛就亮了一下,舞伎们的衣物都是另外做,和平常长袖不太一样,袖口直接拓宽,成宽大笔直的模样。

而且衣服都是绉纱的,穿在身上,如同身披轻舞。

楚王来了精神,他坐在席上看舞伎们起舞。这里的舞蹈最大的问题就是还没有和祭祀完全分开,野性浓厚到让人无法直视,半夏花了时间从舞步开始教起,原本按照专业系统训练,是至少要好几年,但因地制宜,干脆只能要求她们动作做得看上去还行就成了。

舞伎们被半夏拿着竹条一个个敲出来的,挨打下面学的就格外快,广袖被纤细手臂扬起来,别具美感,楚王看的目不转睛。

外面有人进来禀告,“国君,左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