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打完再说(1 / 2)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413 字 23天前

从皇宫到翰林院,从翰林院到仲府,仲逸每日重复的路线大致是如此,属于几点一线那种。

要说一个偶尔的意外,那也是到穆一虹的小院,或樊予府走走、看看。

这么简单,这么规律。

被仲逸‘训斥’一番后,樊予确实乖巧许多,每日早出晚归,在都察院忙的也是不亦乐乎。

即便没有差事时,他便翻阅一些前辈办理过的经典之案,算是另外一种学习。

穆一虹治下的诚信堂,尤其小地瓜负责的杂货铺,买卖越做越红火。

眼下正逢春季,街的人也多了起来,各个店铺每日几乎都是人满为患,货物价格适,但种类齐全,才是关键。

毕竟,还是寻常人家多。

罗英打理的‘奢侈品’店也风头真劲,经过连日以来的口口相传,如今诚信名下的玉器饰品店,简直是层富贵大户的首选。

尤其那些有钱、而又正被宠着的阔太太们,连同那些挖空心思送礼之人,简直喜欢的不得了。

各人都有各人的圈子,对寻常人家而言,去杂货铺走一趟,转一圈下来,花点银子,几乎可将家用之物添置的齐备了,还不用跑太多、太远的地方,颇为划算。

而对有钱有势的人家来说,没有到诚信堂奢侈品店专门打造几件饰物,摆放在客堂或穿戴在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钱了。

为何?这里的东西,款式新颖、造型简直太美了。绝对是独一无二,而且颇为前卫。

据罗英说,交过定金,等待取货的人,都要排在一个月之后了。

这可倒好,忙坏了后院专司打造、设计玉石的工匠们,忙得多,赚的多,诚信堂是所有正式伙计可长期留守的地方,谁也不能砸了自己的饭碗不是?

这些,与仲逸关系不大,他依旧是那个从五品的翰林侍读学士。

自从次将那笔巨银给穆一虹后,诚信堂将在京城增开几家店铺,如此一来,京城几乎每个地段都有了诚信堂的牌子,别人想要再插进来,那也是很难找到立足之地了。

除京城外,穆一虹已派人在北直隶一些州、府开始张罗起来,一旦有适合的店铺,立刻盘下,经装修调整后,依旧为杂货铺、奢侈品店两项,当铺将不再设有。

经过精心部署安排,诚信堂各店铺的伙计、掌柜、协理已基本到位,对店的经营也能掌握,其有一些人,已达到娴熟的地步。

学徒、伙计、大伙计、师傅、协理、分店掌柜、大掌柜、东家,这样的模式正慢慢展开。

同时,京城作为心,负责为其他州府的店铺输送人员、并统一管理。

穆一虹,这个少东家,确实够忙,好在还有宋洛儿等协助。

丫鬟香儿、桂儿,分店掌柜罗英、小地瓜,连同陶朔、陶雯儿等等,无论账目,还是进货货,各个店铺之间的协调,都不能少了他们。

事在人为嘛……

穆大娘的老伴复姓公孙,宝贝孙儿公孙槐,在京城开了一家打行,说白了,是与后来的镖局差不多,只是还没有普遍开来。

在大明朝这个时期,一些大的府城,已经有这个行业的存在,衙门也会给予许可,人们对此并不陌生,但也不是特别的熟悉。

经过多年的经营,公孙槐聚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兄弟,只是买卖不怎么好。

能用的起他们的,主要是一些极为有钱的主儿,但这些人运送的大多还是为私人的财物,佣金给的不算少,是活儿少了点。

至于那些经常路运货的商家,一般都有自己的家丁、伙计随行看护,也不再另外请人保护出行及货物的安全。

像公孙槐的打行,基本能够维持,但若要说到赚钱,还远远不止。

这日傍晚,仲逸与仲姝从街买了不少礼品:有王家精细羊肉片、陈家酱头肉、刘家一壶好酒等,打包好,是送给穆大娘的。

自从来到京城后,穆大娘和儿子、孙儿一起住,虽然打行的买卖不怎么样,但晚辈们对她颇为孝顺,无论吃喝、日常用度,都是最大限度的照顾老人所需。

听说仲姝和仲逸要来,穆大娘很早开始忙活起来,从午后一直到现在,又是备菜备肉,又烫一壶酒,只是年纪大了,这些活儿还得孙媳妇帮衬着,但她却乐在其。

“见过穆大娘,您老身子骨还好?”。

在公孙槐的指引下,仲姝与仲逸已来到屋里。此时,正是晚饭时刻。

“姝儿、逸儿、来来来,快到这里,坐下……”。

穆大娘的听力已不是太好,但眼神还算不错,大多时候都是自言自语,别人向她说话,也要附耳大声点,才能听见。

“咦?启儿怎么没来?他不是也在京城吗?又去打仗了?”。

穆大娘瞅了半天,发现还是少了一个人:当初,在凌云山时,仲启、仲姝、仲逸,她没少操心,真真是看着他们长大的。

这么多年了,仲启改名林宗武后,穆大娘还是没有适应过来。主要这都是下山后的事儿。

仲逸连连摇头,仲姝干脆凑了去:“我师兄如今负责宫禁,差事特殊,来不了,下次有空再来看您”。

“哦,启儿现在都进宫了,朝廷的事儿要紧,得空记得来……”。

穆大娘向孙儿媳妇说了几句,片刻之后,饭菜便端了来。

……

“专门负责为诚信堂运送货物?这太好了,只是银子,是不是多了点?”。

饭后,仲姝正陪着穆大娘说话,仲逸则与公孙槐说起买卖的事儿。

公孙槐今年十九岁的年纪,自幼跟其父学的功夫,也曾参与过剿匪这类实战,为人豪爽仗义,也正因此,才能在打行聚集了这么多人,赚的钱不多,但大家还是愿意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关于仲逸和仲姝,他自然不陌生,早听他祖母说过,在仲逸大婚时,公孙槐随他祖母去过仲府,还备了一份厚礼。

他能看的出来,在祖母眼里:仲逸等三师兄妹三人,也是她的孙儿(女),与他这个亲孙儿,没有两样。

“仲大哥,能专门为诚信堂押运货物,自然是最好的,但每次事后再结算也不迟,为何要保底给我五百两呢?”。

听仲逸这么一说,公孙槐再次摇头道:“这不行,即便是佣金,我也要别人低一半,保底的银子,绝不能用,我若真收了你的银子,祖母非是一顿训斥不可”。